第220章 无知的腐儒,也配妄议国家大事?


胡惟庸一番话,可谓是把朱元璋说的是心花怒放。


正要开口夸赞胡惟庸时,旁边的宋濂却是出声反对道:


“皇上,臣以为胡大人分明是胡说八道。”


“我大明乃是泱泱大国,岂会在意倭岛的那些土地?”


“倭岛与世隔绝了上千年,只怕上面的百姓,现在过着的还是茹毛饮血的日子。”


“再加上倭岛四周都是大海,上面的土地更加不适合耕种,咱们大明要来这些又有何用?”


“皇上,咱们决不能因为一些毛头小利,就破坏我大明天朝上国的形象啊。”


宋濂句句泣血,看样子今天是非要让朱元璋收回成命。


替倭岛剿平内乱,宋濂是支持的,但是趁火打劫,勒索倭岛上的君主,宋濂却是拒绝的。


因为多年的儒家思想告诉他,这样做是可耻的,是不道义的,是不能长久的,会招来灾祸的。


“无知的腐儒!!!”


朱元璋再也忍耐不住,直接怒斥道:


“平时满口的仁义道德,却是半点不懂国家大事。”


“你口中贫瘠的倭岛土地,却是金银遍地。”


“你认为人家还在茹毛饮血,却不知人家百姓的水平,都快赶上咱的大明朝了。”


“咱真不该让你这种腐儒过来,简直是冥顽不灵。”


朱标在一旁见朱元璋突然发怒,赶忙躬身求情道:


“父皇息怒,宋师也是为了咱们大明考虑,请父皇不要加罪于他。”


“哼,为了咱大明考虑?咱看他只会为倭岛考虑!!”


朱元璋怒气未消,之前刚刚出来一个费清,被他满门抄斩。


结果现在见到宋濂这副模样,朱元璋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问题的源头,这礼部分明都是一丘之貉。


看样子读书让这些人全都读傻了,只知道满口的仁义道德,对待别国都是如此的仁义和善。


哪怕是自己国家的利益受损,这些礼部官员好似觉得也是可以接受的。


大明跨海帮倭岛平乱,劳师远征动用的人力物力,花费的金钱无数,结果在宋濂口中,竟然是理所当然。


甚至连让倭岛赔付军费,都是一种错误。


可笑,这些儒生简直就是笑话!!


在场众人全都没想到,朱元璋会突然发怒,纷纷上前替宋濂说话。


不管如何,宋濂德高望重,乃是大明的文坛之首,对于大明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朱元璋见到刘伯温胡惟庸以及李善长纷纷开口,压下心中怒气,朝宋濂吩咐道:


“你们礼部出了很大的问题,咱就给你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