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李进的小心思(第2页)

  “大明的商人和战舰也能航行到更远处,将我大明的影响力扩展到南洋等地。”

  李进说的慷慨激昂,但是邓愈却是没有多大兴趣。/

  他是马上跟随朱元璋征战天下的将领,自然对土地以及陆军更有兴趣。

  而李进说的海洋战略,他实在是提不起太大兴趣,而且龙牙门之地,不过是弹丸之地,如何能跟大明的中原之地相比。

  即便是整个南洋都被大明收入囊中,又能如何?

  这些蛮夷之地,到处都是野人,哪里能有大明江南以及中原富庶?

  说来说去,邓愈虽然也算是这个时代眼光超前的人物,但是终究是受到时代的局限。

  华夏自古以来,以天朝上国自居,周围的一些小国,华夏都看不起。

  更别说南洋这种蛮夷之中的蛮夷,更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邓愈表现的心不在焉,但是徐达却不一样。

  经过这些天在海上的风风雨雨,徐达对海军以及海洋已经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虽然华夏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但是徐达却觉得海军也会成为一支大明重要的军事力量。

  不说其他,光是海军恐怖的运输能力,以及火炮的支援能力,就已经不是陆军能够相比的。

  海军动辄可以千炮齐发,毫不费力,可是陆军在陆地上,受到运输工具的局限,根本无法与海军相提并论。

  而且不只如此,徐达觉得海上的财富,也不见得比陆地上要少。

  不说别的,光是这些时日的剿匪,徐达剿灭倭寇以及海盗,得到的财物就不少于千万两白银。

  如果海上真的贫困,这些海盗的财富又是从哪里来的?

  而且李进还曾经说过,宋朝时期的海贸甚至可以支撑的起宋朝近百万军队的开销,还有数十万官员的俸禄。

  由此可见,海军已经越来越重要。

  徐达也能看的出来,朱元璋已经有意重新开海,他和李进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为开海做准备。

  此时徐达在李进的讲解之下,认为龙牙门此地绝对是以后的战略要地。

  即便此地孤悬海外,但是仍然有着海上其他地方的军事价值。

  日后一旦大明真的开海,那么大明势必要在海上建立一个个补给地点。

  这些地方的作用肯定不只是补给地点这么简单,还会充当商品的集散地,以及军事要塞等功能。

  但是无论从哪种功能来看,龙牙门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