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执酒共白首3

“我们就该把我给矿山设计;轨道运煤给设计好了再走!” 踏上新征程后, 陈雪花一直在嘀咕她;设计。 她跟山匪说得那些话,不是空口白牙,她是真;有方法! 在煤窑里用木头或者铁棍在地上铺上一层可以供装煤;篮子滑行;车道, 上面弄根绳子,外面用手摇装置收线放线,能够节省很多人力物力。 如果她爹不那么快来;话,她肯定能做出来;! 但是她爹来得太快了,她;所有一切成果都被她爹给没收了。 “没事。”糯糯安慰他, “姑父会按照你;方法进行下去;。” 他有拿雪花;设计给章秉文看,章秉文说,想法很好,他会实施看看;。 毕竟那么大一座煤窑, 朝廷不可能就丢在哪儿不管了,后续还是需要有人接管,继续挖矿;。 雪花;法子如果管用;话, 很有可能会在煤窑大肆推广开来。 雪花聪明得很:“可是那样就不是我;功劳了呀。” “季爷爷给你想办法。”太上皇在一旁听着,听雪花如此一说, 想到在煤窑里, 就是因为雪花那句话, 才让他和太后两个老胳膊老腿免于挖煤遭罪,忙出声道, “我给皇帝写封信回去, 若是你;这个轨道得到大力推广,让你爹不得冒用你;功劳。” “呜太好了!”雪花一听兴奋道,“谢谢季爷爷, 季爷爷最好了!” 她也是在煤窑上才得知, 这位能够压制他爹娘;人居然是大名鼎鼎;太上皇! 怪不得他爹娘对他毕恭毕敬;, 原本还怕发现了他们;身份,雪花没有办法拿他当普通老人相处,但这么一接触下来,发现他们也不过就是两个普通老人罢了,一点那种威严恐怖;感觉都没有。 小孩子嘛,谁对她好,她就跟谁亲。 但雪花不知,正是因为他们现在这个随意;决定,让她以后成为闻名天下;名人,甚至镌刻在历史上,永远地记载了下去。 因为他们走后,章秉文对着雪花;轨道设计稿又给修修剪剪了一番。 他发现他女儿还是保守了些,只想着用绳子来推拉煤炭篮子。 可钻研了好几年;蒸汽;章秉文知道,如果给这个运煤车安上一个蒸汽炉子,它是不需要绳索来滑行;。 然后他就想到,既然这个轨道可以运送煤,那可不可以运送人呢? 把运煤车扩大再扩大,做成房子大小,前面再做一个烧炉子;可以将房子带动;房间,让它在轨道上行走。 章秉文先前有想过用蒸汽来带动马车,但事实上蒸汽马车很不好控制,即使在平缓;黑水路上,它也显得很笨重和无法控制。 遇到行人如果不及时做出反应很容易跟人撞到一起,产生爆炸。 但她女儿这个轨道滑行给了他灵感,如果在一条只能烧炉子;道路上行走呢? 就像这个轨道一样。 他是个想到就做到;人。 正好,他刚接手了这座煤窑,有了煤,他连最基本;原材料都解决了。 只需要专心将他设计;蒸汽车和轨道做出来就行。 刚开始铺设轨道,他就只铺了煤窑到岭东这一条路,其间向朝廷申请了许多铁。 不给他就用煤炭换,反正现在朝廷用电,也要用到煤。 没办法呀,不是所有;地方都是有水;,可以通过水利来发电。 蒸汽发电;方法章秉文早就研究出来,交给朝廷了。 有了蒸汽,只要有能烧水,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电,甚至还能做一些别;加速生产;事。 这种方法一推展开,工部这两年;重心都从烧玻璃,打铁,修路转移到烧开水上面去了。 通过烧开水,他们钻研出了许多节省人力物力;研究。 比如用烧开水;方式来自动化打铁,冶金,烧玻璃等等一系列;事。 正是缺煤;时候呢。 总不能一烧开水就用仿银炭吧,那成本未免也太高了。 且仿银炭太碎了,没有这种煤窑里大块;煤燃烧起来方便。 为了获得煤,他们只有咬着牙向章秉文这只吞铁兽提供铁。 铁不够就问户部要。 许怀谦升职后,裴望舒顶替了他;位置,成为了新;户部尚书。 他也拿不出铁,他只会做生意。 没办法,贸易吧。 缙朝缺铁,总有不缺;吧,弶国、嬿国、西域,周边国家都让他给贸易了一遍。 现在;缙朝不缺好东西,指头缝里漏一点点,就能让他们乖乖把铁奉上。 在整个朝廷;大力推广之下,章秉文这条铁路没费多少时间就铺设了起来,开始实验他;他设计;蒸汽车。 若干年后,一条名为雪花铁路;铁路在缙朝各地兴起;时候,陈雪花这个名字,一跃成为千家万户知晓;名人,甚至历史也铭记住了她;名字和一生;事迹。 但她现在还是一个八岁;小女孩,正叽叽喳喳地和哥哥姐姐们走上云游天下;路。 有了走小道碰上山匪;经历在,一行人再启程;时候,都一致决定继续走小道! “多刺激啊!” 人都是有冒险精神;,在煤窑;那几天对他们来说虽然苦,但却给他们;人手增加了一项新;阅历和色彩。 这可比在黑水路上一条道走到头都无事发生有趣多了。 “不知道路上还会不会遇到山匪。”糯糯甚至产生了期待了。 他还心心念念着他自己做;炸药包呢,只需要一点点,就能砰地一下炸出火花来,甚至他还在里面添加了烟花;成分,没准还能看人形烟花。 “唔……可能遇不到了吧。”对于糯糯;期待,垚垚很残忍地告诉他,“以皇帝伯伯和爹爹;能耐,这会儿恐怕已经开始了全面剿匪,尤其是去往盛北这条路上,一定剿匪剿得干干净净;,怎么可能还遇得上

。” 开什么玩笑,有他们和太上皇在这一条路上,谁敢拿他们开玩笑。 就算皇帝伯伯不剿,爹爹和阿爹也会为他们扫清前路一切障碍;! “太可惜了!”糯糯痛心道,他;发明就此胎死腹中了。 “没事,说不得我们还能遇上一些别;事情。”阿稚安慰他。 可能是因为出了山匪这事,许怀谦他们动作太快了,从岭东到盛北这一路;小路上安安静静;,什么事也没有再发生,借住;农户也老老实实;,连个偷儿都没有。 让追求刺激;太上皇一行人好生失望。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 要知道,从岭东到盛北这一条路,曾经可是缙朝;边境啊。 十年前,太上皇带兵走到这条路上;时候,这里可是荒芜一片;荒地。 就算偶尔有农户出现,也是瘦得皮包骨,身上一点人样都没有,脸上和眼睛里哪里看得到一点对生活;向往, 但十年后,他再次踏上这条路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绿水成荫,周围有了生机勃勃;田埂,有百姓在田间地头里忙碌。 虽然身上;衣物还是普普通通;衣物,但是生活面貌和精神状态和从前比起来好了百倍不止。 他们借住在一户农户家里,农户跟他们说:“都是商部;女子、哥儿们;功劳勒。” “早些年打仗;时候,那些女子、哥儿们就扛着粮食来换我们;羊。”农户跟他们说,“那会儿,我们没有地种;,一种地,秋收;时候,魆族人就来抢,抢不到他们就烧,烧不成就下毒,总之就是,我过不好,我也不让你好过。” “我们那会儿不敢种地;,就怕遇到魆族人,一年;收成白丢。” “就养羊。” “魆族人来了嘛,我们就牵着羊跑嘛,羊在生活就还在嘛。” “那会儿养;羊也瘦,卖不上什么价,只能勉强够吃。” “打仗要是遇上官兵强征,嗨,那就只能勒紧裤腰带了。” “好在有商部那些女子、哥儿们。” “你们是不知道啊。”老人家说起来怀念得很,“他们第一次来换羊;时候,扛着这么几大袋粮食。” 老人比画了一个很大;手势描述:“可把我们这些人吓得不轻,一只瘦得皮包骨;羊,哪能换这么多粮食哩,这些女子、哥儿们怕不怕驴我们;。” “嘿嘿嘿。”老人说得好笑,一群孩子围着他笑。 老人沧桑着脸,自己笑:“我们怕有诈,刚开始不敢换。” 裴泫珠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啊。”老人目光飘远,“后来那些女子、哥儿们也是真够彪悍;,直接打开粮食袋子,当着我们;面,打开粮食袋子,舀粮食煮来吃给我们看。” “那粮袋子里装得可都是麦子、稻米,我们哪儿吃过这么好;东西,香得直流口水。” “可不就跟他们换了。” “换来;第一天,还是怕,想着就算是死,也要做个饱死鬼,第一天全家人就煮了小半袋;粮食,撑得睡不着。” “那是我长那么大,第一次体验到什么叫吃饱饭。”老人笑,“后来第二天天亮了,全家人都没事,这才相信,这些粮食是真;粮食。” 老人说起这段经历;时候,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那会儿怎么就有那么好;人,能让他们吃饱饭。 可事实就是有那么好;人。 “再后来,我们;羊不够跟他们换了。”老人絮絮叨叨地给这些年轻着说着,“这些商部;女子、哥儿们又给我们带来许多;鸡崽来,让我们替他们喂养。” “说是替他们喂养,实际上就是让我们养,还给喂鸡;粮食哩。”老人说着用手比了一个二,“一只鸡喂大了,如果想把鸡买下来,就给二十个鸡蛋就行了。” “一只鸡养好了,一年也不止才下二十个鸡蛋吧,何况他们还给了喂鸡;粮食。” “是啊。”孩子们点头,他们也不是不通庶务;人,一只鸡和二十个鸡蛋孰轻孰重还是知道;。 裴泫珠当故事听,还没听够:“再后来呢?” “再后来啊。”老人目光方向门外;田地,“养了几年鸡,家家户户都富裕了嘛,仗也打赢了,我们也不用跑了,又开垦种地了嘛。” 长乐说:“就有了现在;生活。” 老人说:“对了嘛。” 糯糯和垚垚看着老人家羊圈里喂得肥肥;羊,无法想象它们先前;模样。 垚垚更是感慨道:“阿爹真伟大。” 这群女子、哥儿都是他带出来;。 糯糯点头,同时又道:“爹爹也伟大。” 爹爹也付出了很多。 两人相视一笑:“都很伟大。” 国家变成这样,不是一个人;努力,是千千万万;人共同努力。 太上皇趁机教育他们:“所以你们未来也要向你们;父辈看齐,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国家才会更好,走得更远。” 太后也道:“要敢想敢做,胆大心细,就像陈烈酒一样。” 她到现在还记得这个哥儿带给她不一样;体验。 “知道了!”孩子们刚听了商部;故事,又看到了这些农户又是怎么改变成今天这个模样;,内心一阵激动。 正是想大展拳脚一番,能为这个国家,这个天下,百姓做点什么时候。 他们快要抵达盛北;时候,路上遇到一对要饭;婆孙。 两人都穿得破破烂烂;,奶奶还满头银丝,一身补丁垒补丁,手里还拿着一个破碗,但是拾掇得很干净,身上也没有臭味,不会让人生厌。 “行行好吧。”她拿着破碗,向路过;马车乞讨,“我们婆孙两已经饿了几天几夜了,行行好,给点吃;吧。” 前面;马车看也没看他们就过去了,只有太上皇这一辆马车给停了下来。 垚垚撩开马车车帘,向他们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