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携酒上青天34(第3页)

 “阿谦,你身上哪儿我没碰过,”陈烈酒靠近许怀谦坏笑,“你要是再躲过,我就把你扒光,我看个够!”

 “阿酒,你好凶

啊!”许怀谦对上陈烈酒势在必得的眼睛,想到刚刚的场景,鼻子一下就堵了。

 “我恶霸嘛,”陈烈酒一点都不介意地蹭了蹭他鼻子,“恶霸凶小相公,不是理所应当的?”

 说了要烧砖盖学校,陈烈酒第二天,一早就去组织人手建砖瓦厂去了。

 这事都他干了好几回了,再做起来也是驾轻就熟,没过几天他就在营地里看到了陈烈酒砖瓦厂的炊烟。

 因着方天禄把垃圾地给清理了出来,清理了不少树木出来,陈烈酒也不去霍霍盛北其余没有被水淹没过的树木了,就买这些被水淹过的湿木来烧砖。

 反正这种被水淹过的木头,也不能拿来修堤坝做房梁了,当柴禾卖给他,还能给他家小相公创收一点。

 拿着陈烈酒给他买柴禾的钱,许怀谦正在想水渠究竟还有什么用处的时候,章秉文就来找他了。

 “师兄,师兄,我们建水磨房吧!”章秉文拿着自己画的图纸兴致勃勃地找到许怀谦,“正好可以把水库和袤河利用起来。”

 “你看啊,”章秉文给许怀谦说,“你不正好要修袤河的堤坝么,我们修一个可以随时收关水闸的堤坝,平时水闸可以关着,等需要水的时候,把袤河的水闸打开,让他流进水库,再从水库向整个盛北放闸。”

 “不需要水的时候,把水闸一关就行了,平日里水渠的囤积的水,我们就在盛北各处县城逐渐大型水磨坊,正好,盛北产麦子,收了麦子就把麦子运进水磨房里磨成粉,能节省很多人工的,是不是很方便。”

 “是很方便,”许怀谦听章秉文这么一说,眼睛一亮,算了算账,“修一个水磨坊大概许多多少钱?”

 “不多不多,”章秉文早就给他算好,“一个水磨坊大概一百两。”

 撒许怀谦觉得贵,章秉文还给他说:“一个水磨坊五磨盘,一磨盘一天能磨两千斤麦子。”

 “一个磨坊一天能磨上万斤麦子!”

 “我跟师父算过了,你一个区域三十万人,”章秉文给许怀谦报价,“至少都要十座水磨坊才够。”

 “三万两!”许怀谦迅速算了算账,“三万两倒也是很多。”

 “就是要修成你们这种可以开关的水闸,”许怀谦直觉告诉他,里面有陷阱,“不便宜吧?”

 “至少都要五百万两,”章秉文特别不好意思地给伸了伸手指,“这已经是最省的了,连堤坝带水闸一块。”

 “我现在手上就剩一百五十万两了,”许怀谦也直接给他说,“剩下的三百五十万两,杀了我,我都拿不出来。”

 “那咋办,如果师兄你现在给钱的话,”章秉文挠头,“今年收麦子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个水磨坊给用上了。”

 “就不能先修水磨坊?”许怀谦看水渠里的水还有不少,“你们说的这个水闸先慢慢建着,或许建着建着就有钱了?”

 “也行,”章秉文皱眉想了想,也不是不能够做到,“就是做出来的效果,可能没有全部逐渐好那么好。”

 “有得用都不错了,”许怀谦摆手,“效果后面再提升也是一样的。”

 最后一百五十万两这一花出去,许怀谦手上是彻底没有银子了。

 修水闸还欠着三十五十万两。

 为了把这个钱凑足,许怀谦的毛笔杆都快要被他咬没了,最后只好又把注意打回到他的蚯蚓粪上。

 他把他的三十位区域长召集了过来:“虽然现在还不知道麦收的情况如何,会不会增产,但有一样至少能够肯定,正常的产收是可以做到的吧?”

 三十位区域长齐齐给他保证:“绝对可以做到。”

 “那好,”许怀谦颔首,“等麦收的时候,我会请寻旬报笔帖式大肆报到盛北的小麦丰收情况,夸大蚯蚓肥的作用,让全国百姓都来买我们的蚯蚓肥。”

 “所以你们现在手头上的任务很重,”许怀谦给他们下命令,“要大量的囤积蚯蚓肥,等麦收过后,我们就要大卖蚯蚓肥了。”

 许怀谦知道养蚯蚓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太臭了,但是没办法,他们这不是什么都没有么,手头上有这么一个几乎不花钱就能挣大钱的项目,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好吧。

 三十位区域长都向许怀谦保证:“没问题。”

 “等我们卖了蚯蚓粪,有了钱,我们就可以把营地给建设起来了。”

 按理说,他们来建设盛北,许怀谦该给他们钱才是,奈何许怀谦穷光蛋一个,手上的钱都支出去了,只能让他们先穷着了。

 “许大人,”仲长治听许怀谦这么一说,开了开口,“我们没有钱建设营地,能不能向陈掌柜赊账买些砖瓦,慢慢开始建着一些设施。”

 现在盛北的田地都已经种上小麦,百姓们除了去地里锄草,浇水也挺方便的,就没什么活干了。

 许怀谦这片区域的人能去砖瓦厂里烧砖瓦开始建设一些住宅,别的区域人都羡慕死了,他们也想找点事干。

 “我们这边就一个砖瓦厂,供应一个区域都不够,”许怀谦蹙了蹙眉,“这样,我去跟陈掌柜说一下,让他们在你们三十个区域上再各自建三十个砖瓦厂?”

 仲长治没想到许怀谦这么大方:“这样不太好吧。”

 要知道,再建三十个分厂,就意味着要把技术工享三十次,是,烧砖瓦并不难,他们这些人也能组织人手做。

 可他们没钱,光是找人修窑都要花好大一笔钱,更别说一点点地将砖烧出来了。

 而许怀谦这么大方的让他家夫郎到他们的区域开分厂,他们什么都不用付出,就能白得一家砖瓦厂,这就跟天上掉馅饼有什么区别。

 “当然也不是白让陈掌柜付出的,”许怀谦开始试探他们的底线了,看着方天禄道,“我给陈掌柜一个县丞的名头可以吗?”

 因为这些从京城来的官员官秩都不高,都是七八品官,所以昌盛帝给他们外放的官职都是正七品的县令。

 别看现在许怀谦区域长区域长的叫着他们,等这三十个区域建设起来,这就是三十县城啊。

 而这些县城现如今还没有班底,许怀谦想给他们安排班底了,他没忘记陈烈酒想做官的想法。

 “这……”

 此话一出,底下三十位县令全都沉默了,觉得难以接受:“许大人,陈掌柜可是个哥儿,且身上又没有什么功名……”

 “我知道,”许怀谦颔首,“所以我这不是走的捐官的路子,三十个砖瓦厂,怎么也够捐一个七品官了吧。”

 而他只是给他家夫郎捐的八品官。

 “但陈掌柜毕竟是个哥儿,”有人还是觉得难以接受,“他来当这个县丞的话,恐怕难以服众。”

 “不会的,”许怀谦对自家老婆相信得很,“你们没有来之前,他就帮着我把盛北打理得井井有条,先前一整个盛北他都管过来了,现在只是一个区域他会管不过来?”

 “可陈掌柜的官碟上报到京城,”还有人担忧,“京城那边也不会同意的。”

 一般的县丞都是由落第的举人或者其他有功名的谋士担任,只要上报到京城,京城就没有不批准的。

 可是陈烈酒一个哥儿,就算是走捐官的路子,京城那边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的。

 “先不报京城,”许怀谦知道京城那边是个大麻烦,他还没有强大到去跳京城那边神经的地步,“只是在我们盛北有个县丞的名头好做事,你们先把官碟给做出来,等麦收后,我回京城述职的时候再把官碟上报。”

 反正许怀谦就是先给自家老婆弄个官当当,只要盛北的百姓接受了哥儿当官,再接受其他的,是不是就不是那么困难了?

 三十位县令,你看我我看你,他们如何看不出来,许怀谦就是在给他家夫郎谋官位,可是他们能拒绝吗?

 他们前程都要靠着许怀谦,如果现在他们得罪了许怀谦,许怀谦说能把他们换掉就把他们换掉。

 何况,人家陈烈酒是真的真金白银的捐三十个砖瓦厂,这要搁他们身上,让他们给家里的儿子捐都肉疼,更别说是给家里夫郎、哥儿捐了。

 这要是不给人陈掌柜一个官位,许大人肯定也不会让他家夫郎捐出来的。

 “我没有意见。”方天禄是率先同意的,他即使不同意又有什么办法,现在盛北许怀谦一人独大,他就算是把他这个县令废了,让他家夫郎当,也没有人说什么。

 人家捐了三十个砖瓦厂,还只谋个八品县丞已经很给他们面子了。

 方天禄这一同意,其他官员也顿时没话说了:“我们也同意。”

 只是一个官碟不上报的县丞,天高皇帝远的应该没什么大碍,说不得,陈掌柜也就是新鲜两天,不用等到许大人回京述职,自己就不想干了。

 这个时候他们怎么会想到,他们这一妥协,步步妥协,最后盛北彻底成为了,男女哥儿个顶半边天的天下。

 所有的事都敲定好,盛北总算是进去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

 种地的种地,建设的建设,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到了七月麦收的时候。

 这时候,整个盛北的百姓都已经进入了饥荒状态,所有人就等着许怀谦说收麦子,他们好收了麦子回去下锅饱腹。

 就在这个时候,孟方荀来了,他是许怀谦特意邀请来写盛北麦子丰收的。

 别的笔帖式没有孟方荀文笔好,孟方荀写得文章一出,呼声百万,既然要给自己的蚯蚓肥造势,许怀谦就要一口气造个大的。

 另外一边,京城和其他地方的人也在翘首以盼等着盛北麦收的情况。

 京城官员忧愁盛北麦收不理想,他们得想其他办法补贴盛北。

 老百姓忧愁盛北麦收不理想,朝廷这次恐怕要向他们加赋税了。

 商人们忧愁盛北麦收不理想,许怀谦恐怕又要组织他们捐款了,真捐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