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使命旖旎小哥

第2152章 追踪溯源(上)

王丛往桌子上拍了五百块钱,要请在场的村民们喝酒。

 

这种乡村小吃铺,花五百块钱全场埋单,足够用了,还能有富余。

 

先不说黄主任,看到一笔大生意送上门的喜悦劲儿,光是那些村民,各个脸上泛着亮光,美滋滋的五官全都聚在一块儿,嘴就没合上过。

 

这个民族能歌善舞,却有个习俗。

 

那就是喜欢喝慢酒,要是谁家请客,能从中午一直喝到后半夜。

 

中间谁喝多了,可以离席,再有别人加入进来。

 

喝高兴了,当场边跳边唱,不把炕跳塌了,都不算完。

 

另外,也不习惯存钱,主打一个现挣现花,只要自己活得滋润就行。

 

相比较其他少数民族村屯,这个村很穷,所以光棍也多。

 

别的村子,不少人投亲靠友去国外打工。

 

挣钱了,不是滞留国外不回,就是在城里买房安家,搬离村子。

 

可英山村不同,他们这些人的亲属,基本上就在对岸。

 

那里比这还穷,再说,也不允许外国人去他们那里打工。

 

还有一点,他们之所以很少出去挣钱,还有一个重点原因,那就是舍不得妻儿。

 

由于特殊原因,男人们担心离开家了,妻子逃跑,鸡飞蛋打一场空。

 

现在快秋收了,家里仅有几亩薄田,农活少。

 

闲来无事的时候,就聚在村里的小吃铺,赊点酒,吃着咸菜侃大山。

 

吃什么不重要,只要有酒精麻醉,穷也快乐。

 

王丛突然提出请大家喝酒,不用自己花钱,谁心里都乐开了花。

 

黄主任也不问王丛的动机是什么,有钱赚,操那么多闲心干嘛。

 

小吃铺做饭快,不到半个小时,大大小小做了一大桌子菜。

 

把小吃铺的几张桌子一拼,大家围坐过来。

 

黄主任端起酒杯,这才想起来王丛为什么请大家喝酒。

 

王丛当然不能说实话,随便编了一个喜欢与大家交朋友的理由,提议第一杯酒就为这个干杯。

 

王丛是南方人,对于北方,尤其这个民族了解不多。

 

好在他的酒量可以,一圈推杯换盏下来,王丛头不晕、眼不花,一点醉意没有。

 

可桌上有的人就不行了,一杯白酒下肚,就此打开话匣子。

 

王丛顺着话题聊下去,主要打听村里小学校的情况。

 

他开车路过村小学,发觉校舍破旧,想必学习条件很差。

 

黄主任没说什么,其中有人却插言,“村里有个学校就不错了,要不我们这些没有身份的孩子上哪念书去。”

 

王丛感觉他话里有话,便问原因。

 

黄主任见话题敏感,正想抬手阻拦,可那人已然喝得醉意朦胧,压根刹不住车,索性说了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