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各部改制(第2页)
户部尚书吕昶也不会反对陛下。
只剩下他们三个反对,有什么用?
最后还要被陛下记恨。
不值,不值!
他们心中有了决断,于是齐声表态支持。
朱标就这样安静的看着他们,一时之间也不表明自己的态度。
反正改制是一定要改制的,现在就是看这些人怎么站队。
好在,他们都很聪明,知道该怎么站队。
这样,也就不用自己废心思了。
“看来诸位爱卿也觉得需要改一改了。”
“和朕想一块了!”
“那好,朝会之上就宣布此事吧!”
朱标说道。
“陛下圣明!”
众人齐声道。
这件事,只要在场的人同意,那就没问题了。
果然,下一次朝会开始之后,朱标就当堂宣布了此事。
和预料的一样,在朝堂之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不过由于刘伯温,还有六部尚书都支持陛下,这件事也就顺利定下来了。
只有百官表示自己需要消化一下。
随后的十多天里,诸多部门进行了拆分,尤其是户部,拆分的最为严重。
现在只剩下一个管理户籍的权力。
税务部提升到了与六部同级,分走了户部的赋税权。
增设财政部,又分走了户部财政大权。
增设国土资源部,又分走了户部掌管天下土地的权力。
其他又增设了许多部门。
加起来,大大小小得有十几个。
都是与六部同级的。
尚书为从二品。
侍郎为正三品。
御史台改为了都察院,取消了风闻奏事之权,左都御史还是刘伯温。
还有大理寺,也进行了改制。
文官部门改制完毕之后,朱标又宣布将大都督府正式改为五军都督府。
前军都督府左都督,为曹国公李文忠。
不过由于李文忠不在京城,所以圣旨,是朝廷派钦差送往东北的。
后军都督府左都督为沐英,圣旨同样是派钦差送的。
剩下三个都督府,由几个还在壮年的将领兼任。
之所以是兼任,是因为朱标对他们还是有所防备的。
还有就是,他给常茂和蓝玉也分别留了一个左都督的职位,等待以后再给他们。
只剩下他们三个反对,有什么用?
最后还要被陛下记恨。
不值,不值!
他们心中有了决断,于是齐声表态支持。
朱标就这样安静的看着他们,一时之间也不表明自己的态度。
反正改制是一定要改制的,现在就是看这些人怎么站队。
好在,他们都很聪明,知道该怎么站队。
这样,也就不用自己废心思了。
“看来诸位爱卿也觉得需要改一改了。”
“和朕想一块了!”
“那好,朝会之上就宣布此事吧!”
朱标说道。
“陛下圣明!”
众人齐声道。
这件事,只要在场的人同意,那就没问题了。
果然,下一次朝会开始之后,朱标就当堂宣布了此事。
和预料的一样,在朝堂之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不过由于刘伯温,还有六部尚书都支持陛下,这件事也就顺利定下来了。
只有百官表示自己需要消化一下。
随后的十多天里,诸多部门进行了拆分,尤其是户部,拆分的最为严重。
现在只剩下一个管理户籍的权力。
税务部提升到了与六部同级,分走了户部的赋税权。
增设财政部,又分走了户部财政大权。
增设国土资源部,又分走了户部掌管天下土地的权力。
其他又增设了许多部门。
加起来,大大小小得有十几个。
都是与六部同级的。
尚书为从二品。
侍郎为正三品。
御史台改为了都察院,取消了风闻奏事之权,左都御史还是刘伯温。
还有大理寺,也进行了改制。
文官部门改制完毕之后,朱标又宣布将大都督府正式改为五军都督府。
前军都督府左都督,为曹国公李文忠。
不过由于李文忠不在京城,所以圣旨,是朝廷派钦差送往东北的。
后军都督府左都督为沐英,圣旨同样是派钦差送的。
剩下三个都督府,由几个还在壮年的将领兼任。
之所以是兼任,是因为朱标对他们还是有所防备的。
还有就是,他给常茂和蓝玉也分别留了一个左都督的职位,等待以后再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