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浸猪笼


  奉天殿中。

  朱标费了一番口舌终于和老朱说明了现在不适合取消读书人的特权。

  “这么说,你是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老朱看着朱标道。

  “请父皇放心,五年之内,儿臣一定解决。”朱标认真道。

  他的底气来源于对朱樉的信任。一世书城

  闻言,老朱认真的打量了朱标好一会儿,方才大笑道:“哈哈,不愧是咱儿子,那这事咱就不管了,都交给你了。”

  “五年,五年之后,咱要看到结果。”

  老朱张开五指,强调了一番。

  “儿臣遵旨!”

  朱标认真拜下。

  这就等于是他立下了军令状,必须要完成这件事。

  老朱轻轻嗯了一声,心中非常满意。

  这就是他定下的继承人,这份魄力,已经有了他的几分。

  假以时日,必会是一代明君。

  朱樉也是非常满意,朱标成长的越快,他就越开心。

  假以时日,必会超越历史上的懿文太子。

  而他也会带领一众兄弟,开拓世界,让全世界都说汉语。

  让汉民族,永恒昌盛!

  而朱标所说的五年时间,应该足够了。

  开海和造船,这需要一两年时间,从大明到美洲,来回怎么也得一年多,再将土豆红薯这些种满大明,也需要时间。

  同时传播学问,培养足够的人才,替代程朱文人。

  要玩儿,就玩儿的大一点,一次性扫除这些弊端。

  世修降表的衍圣公,将终结在大明!

  说完这些,父子几人回归到科举上。

  朱樉提出,让宋濂和刘伯温也参与到此次出题中,以这两人在读书人中的威望,足以消除很多不满。

  老朱采纳了朱樉的建议,当即传宋濂和刘伯温。

  就这样,五人开始为此次科举出题。

  少空谈,重实用。

  朝廷要的是能干实事的人才,这才是科举的目的。

  围绕着这一目的,几人也是开展了激烈的讨论。

  ——

  与此同时。

  相国府。

  胡惟庸被人送回府中没多久就醒过来了。

  当时在那样的场合下,他除了晕过去,没有别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