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负心多是读书人


  一场早朝下来,官员们都很开心。

  以后不用天天早起,上班六天还能休息一天,幸福的日子就在眼前。

  太子殿下好人呐!

  可惜太子殿下现在还不是皇帝,不然,我等读书人就可以大展抱负了啊!

  不过这也没有影响到文官们的心情,他们还是开开心心的去办事了。

  东宫,崇文殿。

  朱标命人弄了点膳食,现在正在和朱樉同餐。

  早朝是极为耗费体力的,一般下朝之后都要吃点东西补充体力的。

  “老大,商税改制是重中之重,各地税务衙门的官员你得认真考核,品行不端正者绝不可以用。”朱樉喝了一口粥,认真道。

  “这我知道。”朱标点点头。

  大明太穷了,朱标这个太子也穷怕了。

  眼看着商税能充盈国库,在这个关头上,谁敢搞事情,朱标绝不会留情。

  你可以说他仁慈,但你不能说他没有大局观。

  好歹也是老朱亲自教导了好些年的。

  “那就行!”

  “下午的时候,你陪我去一趟军器局。”

  朱樉点点头,继续道。

  “行!”朱标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填饱肚子,朱标又开始了批阅奏折,朱樉也在一旁帮忙。

  “玛德,这些个文人,写个奏折而已,又不是写文章,用得着炫耀自己的文笔吗?”看了几本奏折,朱樉气的骂骂咧咧。

  “有什么问题吗?”朱标抬起头看着朱樉。

  “有,而且还很大!”朱樉忍不住给了朱标一个白眼。

  朱标学的是正统儒家学说,对于这些奏折,自然不觉得有什么。

  “说说看。”朱标道。

  他现在正处于一个学习状态,他知道自己这个二弟本事很大,如果能学会他的本事,对以后治国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奏折是用来反映问题的,而不是用来炫耀自己的文笔和拍马屁的。”

  “这些文官,办事不行,拍马屁但是挺在行。”朱樉冷笑着。

  他记得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老朱在批阅奏折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官员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直到最后才说到正题,气的老朱直接将那官员打了几十板子,最后规定所有奏折都得用大白话,而且不能超过规定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