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第2页)

 平复了自己的内心,刘宗云便开始认真诵读起逍遥真解的第一卷来,这一卷有个名字,就叫“逍遥”。

 这卷“逍遥”开头第一句话便是:

 “夫天地间,唯炁耳,炁消则万物凋零,炁长则……”

 随着刘宗云的朗读,刘宗云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佳境,在自己的眼前,万物生生机勃发,转眼又凋零枯萎。

 按照这卷“逍遥”第一段的意思,世间万物都是由炁构成的,但无论动物植物,还是山川河流,它们的炁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日月更替、星辰更生、时光流转,不断的在增长与消逝之间相互转化。

 而人之所以修炼,也是获为了获得更多的炁,从而提升自身的生命本质。

 而且,按照经文所说,炁的功用还远远不止于此!

 在刘宗云看来,这就好像前世刘宗云听过的一种学派,这种学派认为世间万物,分解到最后,都是最基本的能量粒子构成的,而这些能量粒子,通过不同的结合方式,构成了各种物质,在刘宗云看来,这两种说法有其共通之处。

 刘宗云觉得,也许所谓的能量粒子或者是炁,说的都是同一种物质,只不过表述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在论述完了炁之后,接下来的一段,讲的居然就是逍遥。

 一直以来,在刘宗云的印象中,所谓逍遥就是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以随心所欲,谓之逍遥。

 但是,刘宗云读了这段经文,不由令刘宗云大失所望,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所谓逍遥,并非随心所欲,人一生下来,就有种种羁绊、困惑、欲望,而所谓的逍遥,就是要将所有的羁绊、困惑、欲望一一斩除。

 这令刘宗云颇为有些不解,按照这段经文所说,人之所以不能逍遥,是因为人身上有太多的羁绊、困惑、欲望不一而足,想要逍遥就要将这些一一斩除!

 但如果这样说来,岂不是有些头痛砍头,脚痛砍脚的味道,等到什么都砍完了,自然就没有烦恼了,也就逍遥了。

 当然,刘宗云也是第一次阅读这篇经文,有所疑惑自然是再正常也不过了。

 刘宗云决定,找个机会去问问清风童子,也问问玄真子老师,看看他们眼中的逍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还是说自己对这段经文的理解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