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念根,记忆不忘之根性(第2页)


陆风同情的看了眼叶梵,无奈的笑了笑,此番情形,不用叶梵再解释他也看明白了过来,定然是后者什么地方惹到了普欣禅师。

目光回到纸卷上,匆匆略看一遍后,陆风心中安定了不少。

好在决策及时,纸卷并没有更替,仍旧是原先的那些题目。

禅考不比其他宗门的考核,原本也用不着更换考题,禅众都十分的自觉,断然不会外泄,毕竟这对她们而言,可是有损禅德禅缘的行为。

若非陆风恰巧有着妙青这层关系在,也是断然取不到考题的。

可以说,这也正应了禅宗的那一句,世间万法,皆因缘而生。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何为五根?详解禅之五根?”

看着纸卷上的诸多禅问,陆风脑海中回忆着妙青的话语。

在对应项下准确的写道:“五根为信、精、念、定、慧。”

“信根,笃信正道之根性;精根,勤奋修行之根性;念根,过失不忘之根性;定根,身心寂定之根性;慧根,明了诸法之根性。”



陆风书写的同时,不禁暗暗赞佩着妙青的记忆,不仅将这三百问原封不变的记忆了下来,且连基本的顺序也分毫不差。

有此神助,这禅思之考,自再无意外。

半个时辰后,陆风和叶梵二人同时停下了手中的笔。

若水见状,看着自己方才答了一百八十多道,不禁心中一急,加快了不少速度。

叶梵转身,将纸卷递交给了普欣禅师。

纵观全场,还是第一个完成禅思之考的。

普欣愣了一下,随手接过,瞥了一眼。

“字倒是写得挺清秀,就是态度差了些!”

普欣拦住了已经准备要离场的叶梵,开口道:“你尚有很多禅题尚未作答。”

叶梵爽朗一笑,“此般粗浅之题,不答也罢,待回头同惠文谈上几日,岂不比这有益得多?”

听着叶梵如此张狂的话语,普欣没来由一气,斥责道:“你还要装到何时?我已询问过老师,他分明不曾识得你。”

叶梵已是熟悉禅宗弟子讲话的姿态,玩心乍起,故作高深的笑了笑。

“昨日不识得,今日不识得,明日何识得?”

“识得与不识得,不识得与识得……”

“何谓识得?”

“识得与否,对我辈修禅之人,又有何意义?”

一时间,普欣还真被叶梵给绕了进去,待回过神之际,身前已然没了后者的身影。

叶梵所提之句虽随口胡诌,普通至极,但对修禅的普欣而言,却莫名觉得有着极深的禅意蕴含其中,故而才不禁失神。

目光看向叶梵的答卷,见其上不多不少,正好填写了一百七十八道题目。

“难道他真是什么隐世的大禅师?”

有那么一瞬间,普欣禅师还真起了这个念头。

在禅修一道上,一百七十八这个数字,有着极大的禅意蕴含其中,传闻开创清修禅宗的大禅师,便是于一百七十八岁之龄仙去,其座下所收的弟子,也恰好一百七十八人。

故而在禅修者心中,一百七十八这个数字,意义非凡,极具分量。

殊不知,叶梵来得不巧,只堪堪听得记得妙青所说的一百七十八道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