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天骄醉饮美人膝林黛玉贾琮薛宝钗薛宝琴

第四百六十章贾琮献策(第2页)

  就国库里那点银子,就算全部掏空了,也是杯水车薪。

  不然的话,大量的赈灾粮运往灾区,所有人都能吃饱饭,谁还没事的跟着造反呢。

  【鉴于大环境如此,

  这也是隆庆帝的无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陕西局势糜烂,却也无能为力的原因,只能将这件事甩给内阁,让他们想办法解决。

  贾琮想了想道:「陛下,关于赈灾一事,臣确实有些想法,单纯靠朝廷出粮,估计也出不了多少,对于众多灾民来讲,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臣的办法,是发动天下商贾,以及各地的地主豪绅,还有那些有钱人,运粮入陕西······」

  不等贾琮说完,杨怀嗤笑道:「本官还以为宁国公有什么好办法呢,就这?根本就行不通,那些商人无利不起早,怎么会白白的出钱出粮呢?更别提还要他们千里迢迢运往陕西,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李荣道:「本官也觉得此事不可行,白白的让他们出钱出力,那些人怎么可能会愿意呢?宁国公这想法,有些太天真了。」

  胡庸颔首道:「宁国公想法是好的,只是有些不切实际,还是太年轻了。」

  隆庆帝也摇了摇头道:「此法恐是不妥,就算朕下旨,估计也没有几个人响应,这种无利可图的事,估计没几个人愿意做吧?」

  贾琮笑了笑道:「陛下所言甚是,无利可图的事,确实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做。可若是有利可图呢,两倍利益、三倍利益、甚至是更多呢?估计都会抢着去吧?

  臣并不是让他们免费送粮去陕西,而是让他们运粮去陕西贩卖,现在陕西大乱严重缺粮,价格高昂,最高达到了十两银子一石粮食,就算运过去卖个六七两一石,那也是暴力了。

  这么大的诱惑,若是陛下倡导,肯定会有很多人相应的,各位大臣若是有钱,也可以参与进去,即帮国家赈灾,也为自己赚些花销,岂不是两全其美,到时候陕西那边就不缺粮食了。」

  杨怀道:「宁国公此言大拗,我朝廷命官,怎么能赚这些黑心钱,况且那些灾民,又哪里有钱买粮,你这说了不是等于白说了。」

  贾琮笑道:「杨大人这话就错了,光明正大的赚点钱花,总比偷偷摸摸,贪污受贿,做个贪官要好的多吧。灾民虽多,有钱人同样也不少,他们也需要吃粮,让他们吃上便宜粮食,也算是赈灾了,不然等他们钱花光了也会变成灾民。」

  牛继宗道:「我觉得宁国公这个办法挺好的,真要是免费送粮,那粮食根本就到不了灾民手里。」

  胡庸看了牛继宗一眼,转头对贾琮道:「依照宁国公的意思,那些真正的灾民就不管了?」

  贾琮道:「赈灾本就是朝廷的事情,朝廷总不能一毛不拔吧,朝廷可以出面雇用当地的灾民,设置粥棚舍粥,也可以雇用一些青壮,修桥、铺路、挖水渠,进行灾后的基础建设,朝廷只需要管他们饭就行了,这不是两全其美嘛?

  同时让前去卖粮的人,拿出一成的粮食,设置粥棚舍粥,救济那些老弱病残。若是大量的粮食进入陕西,用不了一年时间,粮价就会被压下去,等到平定了叛匪,到时候灾情自然也就缓和了。」

  隆庆帝暗

  暗的点了点头,这个想法确实不错。

  贾琮这小子脑袋瓜子就是灵活,这种办法也能想得出来,还真是个人才。

  户部尚书宋岩上前道:「陛下,宁国公这个法子确实可行,值得一试,起码能为朝廷省下一些钱粮,若是操作得当,或许真的能解了眼前之局。」

  隆庆帝道:「朕也觉得可以一试,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片附和之声,在大殿内响起。

  隆庆帝满意的点点头,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内阁将此事通传天下,号召天下富商,响应此次赈灾。通令京城商家、勋贵、官员,有能力者,作为第一批赈灾者,运粮入陕西。

  宁国公,此事是你的主意,你是不是应该带个头,给大家做个榜样,也为赈灾出一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