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家族的诞生任猪飞
第257章 【真假不重要】
陆羽茶室的雅间里,林志超和周锡年正在饮茶。两人当年一起合作过地产,结果自然是双赢,所以之后一直有交际。
当然,有交际的真正原因是:周锡年是在港华人的政坛最高代言人——两局首席议员,而林志超则是在港华人的商界第一人。
“林生,港府批准成立半官方机构‘香港工业总会’,你作为香港工业第一人,所以我今天约你,是想邀请你成为副会长、委员。”
林志超作为香港工业大亨,旗下工人上万,又是假发、塑胶花行业的引路人,所以这个机构要是没有林志超,那就有些名不符其实了。
可惜,林志超一听半官方机构,便立即说道:“周生,我肯定不能胜任副会长一职,岂敢耽误香港的工业发展。但这个组织是为香港工业发展服务,我乐于加入,所以如果邀请我当委员的话,我一定加入。”
周锡年为难道:“林生,以你在工业上的地位,我这个会长都该由你当”
林志超连忙打断道:“周生,你就不要谦虚了!香港工业总会是服务整个香港工业的,若说让我们工业界的企业主最服气,肯定首推你。而我不过是一位私人企业主,谈何服务大家呢!出任委员已经是高攀,若是偶尔提提意见,已经是很好的事情。”
周锡年见状,只能作罢!
他在立法会上,提出让林志超担任副会长,议员们都没有意见,这是因为林志超在香港工业上的影响力太大了,香港第三第四的产业,都是林志超引进的,并大公无畏的传授给别人。
“好,你事业繁忙,考虑周全,那就当委员。大概八月份正式成立,届时大家坐下来一起商讨香港工业。”
“好的”
这件事谈完后,林志超也提出一个事情。
“周生,我觉得香港应该成立一所理工学院,为香港工业提供专才。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在立法局提出来?”
大学不是那么好成立的,前世李超人投资汕头大学,更多的是有国家支持;而在香港成立新的大学,捐再多钱都不可能实现。
因为‘大学’是必须通过‘学院’升级而来,而‘学院’也是通过合并多所院校而来,并不是凭空设立的。
比如,前世六十年代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学’,早期是新亚书院、崇基学院、以及合并五所私立学院而成的‘联合学院’。三所学院——新亚、崇基、联合,在1962年,由萨塞克斯大学创校校长富尔敦爵士主持、国际学者组成的富尔顿委员会成立,以审定三院的水准,定下新大学的组织架构。
从学院到大学,足足用了十五年,这还是香港需要一所‘中文大学’的强烈愿望下。
至于‘香港理工大学’,在前世就更难产了!
1937年,由香港总督贝璐爵士委托香港大学校长hronellwillia/
林志超说道:“我愿意资助1000万的资金,也愿意担任理工大学的筹备委员会的主席。周生,这是一个关系香港工业前景的大事,若是由你提出来,并最终通过,那么将来的香港,谁又会忘记你今日的贡献呢!”
这种事,林志超找柏立基谈,一样要立法局通过;而立法局通过的事情,港督一般不会拒绝。
所以,反倒是和周锡年谈,更直接,更有可能快速通过。
听到林志超愿意资助1000万港币,且愿意担任筹备委员会主席,周锡年顿时被震惊到了!
1000万港币是个什么概念?
1956年的‘香港工业专门学院’接受慈善机构的捐款只有100万港币,再加上港府的斥资和拨地的支持。而香港富商的捐赠,每年捐赠100万,便可以角逐东华三院和保良局的主席、总理,一次性捐款几百万的,几乎是很少出现。
至于林志超担任香港理工学院的筹备委员会主席,当然是够资格了,毕竟长江工业集团发明了很多‘伟大’的产品,比如塑胶花、方便面、拉杆箱等;就算是林志超公司发明的,那林志超也算得上真正的‘工业家’、‘实业家’。
“那我考虑和调研一下,再给林生你答复!”周锡年心动的说道。
就像林志超说的那样,这件事若通过,将来他总归有一个名留港史的机会。
更何况,有林志超的大包大揽,事情还真有可能造福香港。
林志超满意的说道:“没问题!这个事情我会长期和周生沟通的,毕竟我觉得事情很大。香港的工业不能永远都是低级工业产品,若是有了人才,我们以后也能做附加值更高的工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