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第五十二回:画倩女沧州寻芳踪,为听曲外甥……(第3页)

 

    雨燕说道“就是,皇庄这里都是瓦屋草房,耕地养蚕,还有鸡棚,羊圈,牛棚。隔壁的别院曾经也是田庄,后来推平了建成别院,听说里头一派江南风格的假山庭院,曲水楼台,戏台子临水而建,隔着一个池塘听戏,连声音都水润润的,瑶池仙阁也不过如此了”
 

    陆善柔插上发簪,“既然已经有了个偌大的别院,为何寿宁侯还要与长宁伯争田地”
 

    飞燕把两把梳子摆在梳妆台上,“这把梳子是寿宁侯府别院,旁边的这把就是他们要争的田地,寿宁侯想把别院往外扩一扩。”
 

    京城新鲜话题层出不穷,最近已经没有人再提郑旺妖言案了,都在讨论西四牌楼人头案、裤带街两外戚打群架争田产案、已经昨天刚刚爆出来的话题周太皇太后在裕陵偷偷砌墙事件。
 

    陆善柔拿起一把梳子,沾了一点刨花水,往脑后梳过去,脑后的碎发被刨花水制服得服服帖帖,不再散落,“西城那么大的寿宁侯府,积水潭还有这么大的别院,这还不够,还要往扩,人心不足。”
 

    “可不呢。”飞燕拿着一个把镜,照着陆善柔的脑后,“寿宁侯总不能往皇庄这边扩吧,那有亲舅舅觊觎外甥土地的道理。”
 

    另一边,陶朱听到丝竹之声,心里痒痒,他也许久没有听戏了,问管皇庄的太监,“谁在别院听戏”
 

    太监说道“是寿宁侯的一个外室,梨园出身,很受宠爱,但是伶人乃是贱籍,不能长大光明的纳为侍妾,就安置在别院里,还养了一个小戏班,平日吹打弹唱,给外室伴奏助兴。”
 

    陶朱听到隔壁开唱了,声音婉转,荡气回肠,“奇怪,这个腔调宫里没听过。”
 

    太监说道“这是南戏杀狗记,唱的是昆山腔,咱们京城大多是北戏。”
 

    陶朱竖着耳朵听,光听不过瘾,还想看看,但是国孝期间门,不敢公然去看,就说道“给我搭个梯子,我爬到墙边树上去看看。”
 

    太监不敢啊,连忙劝道“祖宗啊,隔着那么远,能看到什么爬上去多危险。”
 

    陶朱说道“我这里有西洋进贡的望远镜,你不搬梯子,我就自己爬。”
 

    没办法,太监只得去搬梯子。
 

    麦穗先背着望远镜爬上去,再要陶朱爬上来。
 

    陶朱爬到树上,拿着望远镜,对着池塘边的戏台看,唱戏的外室穿着家常衣服,没有上戏妆,就这么唱着。
 

    杀狗记讲的是一个贤妻劝夫的故事,丈夫和狐朋狗友终日厮混,贤妻就杀了一条狗,穿着人的衣服扔在门口,丈夫喝醉回家,以为自己杀了人,就和贤妻一起把狗埋了,还去求狐朋狗友帮忙如何掩盖。
 

    结果,狐朋狗友为了钱财,把丈夫举报到官府去,说他杀人了。
 

    最后挖出一条狗,丈夫从此看穿了狐朋狗友的真面目,一门心思和妻子过日子去了狗。
 

    这个故事曲折离奇,唱腔又圆润好听,陶朱看得痴了,盯着亲舅舅的外室看,直到魏崔城来叫他,“我们要出发了,你还去不去沧州”
 

    “同去,同去”陶朱收起望远镜,和麦穗依次下树。
 

    昨晚连夜绘制小香的画像后,画师们又临摹了二十多张画像,交给陆善柔。
 

    陆善柔一行人先骑马到通州,然后坐上一艘大官船,甲板上果然可以跑马
 

    陶朱兴奋得直搓小手,“太好玩了这是我人生最开心的一年”
 

    由于着急找小香,大官船日夜兼程,不停靠沿路港口,两天一夜就到了沧州。
 

    “大家分头打听。”陆善柔分发着小香的画像。
 

    麦穗拿到画像,陶朱踮起脚尖看,说道“这个姐姐我好像在那里见过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