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140 新厂建设(第3页)

 

    “听说过些天电影院就要重新开业了,到时候就可以去看电影了,南雁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
 

    南雁想了想,大概除了文艺片自己还都挺喜欢的。
 

    不过这个年代,电影的选择并不是很多,“我没怎么看过。”
 

    “那回头你可以记得去看看,不要让自己的生活没有乐趣,工作本来就很忙碌了,你得学会调剂调剂。”
 

    贺红棉的建议很贴心,南雁笑着应了下来。
 

    下午的时候,她离开这边家属院,去无线电厂的图书馆去。
 

    这边的图书馆,有从国外弄来的最新期刊杂志,还有不少相关的书籍报纸。
 

    南雁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贺兰山。
 

    “吃了吗”
 

    这句典型的中国式招呼让贺兰山一愣,下意识的点头,“嗯。”
 

    但肚子发出来的咕噜声,让南雁都呆了。
 

    “没吃饱。”
 

    又是一句抗议。
 

    南雁忍俊不禁,“那就多吃点,别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
 

    她没再多说什么,从书架里找了几本书,寻了个位置去看。
 

    贺兰山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南雁,看着正在那里专心看书的人,他默默收回视线,打算去吃点东西。
 

    随便什么都好,不然总这么咕噜叫好像不太合适。
 

    等着贺兰山回来的时候,南雁还在那里坐着,只是左手边放了好几本书,旁边也有个跟她聊天的人。
 

    并非闲聊,而是聊对时下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看法。
 

    “我有关注这方面的新闻报道,日本那边半导体产业也是国家支持下发展的,而且近来又在研究新的晶圆生产线,半导体产业目前已然应用于军工领域,要知道军工引领科技发展,不管是电子计算机还是半导体。”
 

    “咱们现在还算重视半导体产业发展,所以不止要进行生产加工半导体产品跟日本抢市场,更应该在这些生产半导体产品的设备上面下功夫,不要怕麻烦,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嘛。”
 

    “高厂长你说得对,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年轻的研究员神色略有些紧张,“您明天就要回去吗”
 

    “明天上午再谈一些事情,定下来后就回去,那边有新的工程建设,虽然不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次,但也得回去盯着才放心。”
 

    正因为有经验,新工程建设需要再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南雁给自己定下的时间是15个月,当然如果快的话,其实可能还真用不着。
 

    “那高厂长你往后还会来我们无线电厂吗跟您聊天真的很有意思。”
 

    南雁笑了起来,“我也是。”
 

    闲聊两句后,两人又聊起了期刊上的一些研究数据。
 

    那年轻研究员转头看到贺兰山,连忙招呼人过来一起讨论。
 

    战场一下子扩大,以至于后来这图书馆都热闹的很,几乎成了辩论现场。
 

    南雁离开这边时都有些口干舌燥。
 

    她倒是没下场辩论,但做裁判也挺累的。
 

    这群无线电厂的工人和研究员们还真可爱。
 

    技术,技术的魅力就在于此,大家都有畅想中的未来,并且会为自己的假设努力做证明。
 

    不见得真的会发生,但在这一刻每个人都十分坚定。
 

    然后被更为坚定者说服,或者吵起来。
 

    很有意思的一次碰撞。
 

    南雁觉得,化肥厂也应该有这样的辩论会,丰富一下工人们的业余生活。
 

    不能整天只有工作,他们没有那么多资源学不了苏联,但在别的方面努努力也不是不行。
 

    南雁回到招待所,打了热水泡脚,收拾一通正打算睡觉,忽然间有人过来。
 

    看到门外的贺兰山,她稍有些奇怪,“怎么了”
 

    “你要留意保护嗓子。”贺兰山递了一包药片过来,“我父亲嗓子不太好,吃这个药还挺有用的,你试试看。”
 

    南雁有点懵,药包被塞到她手里。
 

    贺兰山走得很快。
 

    南雁拿着那包药回去,看着微微泛黄的药片
 

    贺兰山没有要谋害她的理由,对吧
 

    闻着略有些苦,吃到嘴里也泛着微微的苦涩。
 

    但效果还真不错,第一天早晨,南雁没觉得嗓子有任何的不适。
 

    这药还真神。
 

    她想要感谢贺兰山,偏生也没找到机会。
 

    拿着剩下的药包回沧城,南雁忙活起了她的又一个大工程,新化肥厂的建设。
 

    新厂区的建设有了原本的经验打底,在施工方面比她想象的要快得多。
 

    等到五月份的时候,夯实地基,连带着地下管道的铺设都过半。
 

    七月份,管道铺设工作完成,开始地面建筑的建设,比原化肥厂占地面积还要大的新化肥厂,在九月份时,已然完成了新厂房的建设,就等着设备入驻进行安装调试。
 

    而配套的设备厂房,也都在施工建设中。
 

    季长青觉得这次厂房建设可真快。
 

    过去用了将近三年才完成的工作,现在效率提升了不止一倍。
 

    “我看等到明年开春,怕是都能投入生产了。”
 

    南雁笑了起来,“我原本想着六月份能投产就行,看来还能再稍微提前些。”
 

    有经验就意味着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比如说建设顺序,再比如说大化肥设备运输安装事宜。
 

    自然也少不了调试这一过程。
 

    之前南雁用了好几个月,这才完成大化肥设备的调试,但现在不一样,在微型计算机加入生产阵营后,只需要操作这些计算机,就可以完成工作需要很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
 

    过程的简化,让化肥厂的工程师们叹为观止。
 

    那笨重的微型计算机,竟然有那么大的用处还真看不出来。
 

    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所需要学习的东西增加了。
 

    需要学习的不止是工程师,还有工人。
 

    尽管化肥厂一直强调轮岗,这些工人们不止熟悉一个岗位的作业操作,但涉及到计算机相关,还得从头再来。
 

    较之于新招来工人,让他们直接来操作,当然是这些老手们来这边忙活,更让人放心。
 

    当然,也不完全是老手,还有新人进来。
 

    投产多年的化肥厂总算是向外界招人,消息迅速传播开来,群众踊跃报名给自己争取机会。
 

    自然也不缺乏那些领导干部的家属。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