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075 他乡故知(第2页)

 

    孙国兴想了好半天才想明白,不免觉得自己真的是老了不中用了,还真没年轻小同志脑子转得快。
 

    这是好事,聪明又能自保,可不是好事
 

    正如同南雁所预料的那样,丁海铭没再往沧城这边打电话。
 

    再这么无理取闹,把季长青他们逼急了,指不定最后谁倒霉呢。
 

    南雁从革委会那边又借了两辆吉普车,整天和一帮专家、技术人员来回跑。
 

    那边仝远已经喊人帮忙把敷鸭蛋的土炕给折腾好,她还没有定下来地下管道路线。
 

    而就在下月下旬,首都传来好消息。
 

    他们的国家,恢复了在联大的合法席位。
 

    南雁想起了教科书上的那张照片。
 

    她又想起了自己在书房里见到的老人,在忙碌了一天回到招待所后,一边吃着饭一边和孙国兴核对这边的项目进度。
 

    眼下是秋收秋种的时节,忽冷忽热的天气满是不确定性,挖地基倒还好,但是再具体的项目工程就不好说了,尤其涉及到夯实地基这事。
 

    “你是不是还得出国去看看设备呀”
 

    “去,等过些天就去,对了梅局长不是说要把省石化厂的任雪松派过来吗人什么时候能过来。”
 

    “随时待命,这不是等你通知嘛。”
 

    “那尽快过来吧,等这边碰个面,一起出国一趟。”
 

    整套设施设备的引入关系重大,也牵扯到厂址的具体规划。
 

    南雁想着去国外参观下,取长补短少走点弯路。
 

    她这话一说,第二天下午任雪松就到了沧城这边。
 

    还真是随时待命状态。
 

    南雁六点多钟回来天已经黑下来,被老孙同志引荐介绍任雪松时没忍住问了句,“任工您跟任雪侠同志认识吗”
 

    这一问倒是问出了一番故事
 

    失散多年的堂兄妹终于得知了彼此的消息。
 

    南雁还真没想到,这俩不止是兄妹,还分散多年。
 

    虽说现在通了音信,但当年分开后就不知道彼此的去处,而且又都远离家乡一直没回去,可不就是再没了消息。
 

    孙国兴特意打听了些,知道这位副总工程师颇是寡言少语,原本他还想着怎么调动调动人的情绪。
 

    看样子自己不用操这个心了。
 

    南雁其实也不是很了解任雪侠的情况,好在任雪松也知道分寸,聊了几句后就提到了化肥厂的施工建设。
 

    他这边只是接到电话说来沧城报到,具体要做什么没说。
 

    心念着南雁帮自己找到堂妹,任雪松说话也大胆了些,“这套大化肥设备出来还没多久,咱们过去那套法子怕是并不好用,我想是不是可以出国去参观下国外的化肥厂,这样咱们有所借鉴,也能少走一些弯路。”
 

    他说完这话其实还有些担心。
 

    借鉴国外的经验,而这些国外都是资本主义国家。
 

    要是有心人听到,怕不是要告发自己。
 

    但南雁并非这个有心人,“我也是这么想的,设计院的同志这两天会过来一趟,等他们过来后咱们再一块出国去看看。”
 

    本身就是从国外引进设备,出国去考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有需要甚至可能在设备到来前,都要常驻海外。
 

    涉及到沟通之类的问题,很复杂。
 

    任雪松听到这安排松了口气,显然这位总指挥对项目工程的推动有想法,并非门外汉一窍不通。
 

    这就好。
 

    任雪松到来的第二天,化工部旗下设计院就过来了人,一同过来的还有负责这几个大化肥厂的许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