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第 139 章 垂帘听政(第3页)

 

    因为这封文书虽然措辞正式礼貌,但上面加盖的越国王印就是在明晃晃的告诉他们上一个敢反抗她们的,已经亡国了。
 

    卫国众臣立刻如丧考妣的沉下了脸。
 

    刚刚他们还在大言不惭的辱骂牝鸡司晨,可现在好了,梁国的文书直接加盖了越王印递过来了。
 

    众臣沉默了半晌,只讷讷道全凭太后处置。
 

    这事他们拉不下脸来做,但太后也身为女人,让她顶在前头,他们还能勉强维持少许尊严看,这决定不是我们做的,而是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做的,我们只是顺水推舟而已
 

    这样就算是这事后来出了什么意外,导致后世要戳脊梁骨,也先戳的是太后那个女人。
 

    他们有什么错呢他们只是在太后垂帘听政下被迫同意借道的臣子罢了
 

    而若是此事做得好了,果真与梁国攀上了关系,那他们也有话说,因为他们都是朝中砥柱,没有他们许可,太后不过区区一个女人,她能有什么决断
 

    就这样,一封卫国太后亲笔写下的回信传到了梁国小将军手中。
 

    梁国小将军飞快的看完了这封盖着凤印的文书,有些惊讶。
 

    她倒不是惊讶卫国同意借道,因为两个不熟的国家之间借道虽然会让借出道路那方很没面子,但只要卫国不傻,就不敢在这种时候跟她们硬犟,所以卫国同意借道这事完全不出意料之外。
 

    她惊讶的是,卫国如今居然是由太后统领朝纲。
 

    不知是担心梁国认为卫国派女人回信是不够尊重,还是想顺势借着同样是女人的太后之手与梁国女军攀攀关系,这份回信中言辞温婉的大略解释了一下情况。
 

    卫国先帝病逝,而太子是他的老来子,也是卫王膝下的独苗苗,因此年幼的新卫王只能提前继位。
 

    为了辅佐幼帝,也为了壮大家族势力,卫国国相一派便扶持了出身本家庶女的卫国太后垂帘听政。
 

    卫国太后在信中寥寥几句,简略的解释了一下国中情况,言说己方先前因为先帝的国丧举国哀痛,所以才没能及时得知梁陈大胜的消息,也未能给得胜的梁国友人送上贺礼。
 

    因此随信而来的,还有几车礼物,卫国太后说希望梁国不要推辞,他们愿与梁国交好,借道之事他们也自会安排云云。
 

    梁国小将军看完这回信后,想了想,果真没有推辞卫国的“薄礼”,还给卫国太后再修书一封,与她约定了借道的时间。
 

    子衿听闻卫国状况后,对这位垂帘听政的卫国太后很是好奇。
 

    她被男人们推出来做挡箭牌,那她有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呢她对卫国朝政如何看她有没有生出自己做君主的心思卫国国中又因此有什么变化没有
 

    种种问题浮现在子衿眼前,让她决定到时候一定要好好去采访一下这位在男人堆里垂帘听政的卫国太后。
 

    梁国小将军与卫国太后定下借道的章程后就率军出发了。
 

    她们有了卫国太后的手书,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从卫国上空飞过去,并且还要应卫国太后的邀请,在卫国王宫暂歇一日,彼此之间稍作往来。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