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第 73 章 旱灾(第2页)

 

    一颗小小的种子被埋在了在蓬莱神殿里,只待来日生根发芽。
 

    奉天接到了几个神仆报上来的消息,说歇脚广场上来求助的人越来越多了。
 

    而且似乎多了一批不是国都的人,据说是最近从西泗州来了一批难民,说家乡遭了灾,特意来神殿求神尊庇佑。
 

    奉天想了想,来到了广场上。
 

    她乍一望去,果真看到了许多衣衫褴褛的人。
 

    老人,小孩,青壮,什么人都有,但唯一的共同点是都面黄肌瘦。
 

    见到奉天出来,人们齐刷刷的朝她合十俯首,即便有不认识她的,也能通过周围人的动作判断出她的身份是蓬莱神殿的那位神使大人。
 

    奉天与众人颔首回礼后,扶起一个脸颊凹陷的年轻女子“你们可是从西泗州来的”
 

    那枯瘦的女子抹着泪点头
 

    “禀神使大人,是的,我们家乡今年遭了旱,庄稼都枯死了,我们补办了海祭也没求来雨,听行商老爷说国都里有蓬莱神尊的神殿,能消灾解厄,我们便想着来求一求神尊的庇佑。”
 

    “求求神使大人,帮帮我们吧我们家乡从开年到现在,一滴雨都没下,眼看着所有人都要熬不住了”
 

    那女子说完,其他难民也连忙跪下磕头,哽咽着求奉天救救他们的家乡。
 

    他们已经来国都好几天了,几经辗转才打听到神殿的位置。这座凡人难以想象的神殿给了他们勇气,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可来往的信徒们却爱莫能助,顶多给他们施些米粮。可对于西泗州的旱灾,凡人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此时难民们见到奉天,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纷纷膝行上前磕头求救。
 

    无数难民像蚂蚁一样跪伏在地,他们嘶哑的哀求声回荡在广场上,让其他信徒也心有戚戚。
 

    奉天心生不忍,答道“诸位稍安勿躁,我这就去禀告神尊。”
 

    难民们闻言,在广场上疯狂磕头,砰砰砰的沉闷响声听得人心酸不已。
 

    奉天转身回往殿内走,她要回到后堂的静室,用玉符向神尊禀告西泗州旱灾的事。路过后堂回廊时,奉天看到苏巧贞正在与另一个神侍叹气,还听到她们说什么“米粮价贵”。
 

    奉天上前,问道“怎么了是银钱不够了吗”她们现在的开销,都来源于信徒们的供奉,但奉天只取了一小部分用来日常花费,大部分都留着以备日后的祭典所用。
 

    神仆神侍们手里的银钱也是奉天按照每日采买所需给她们分发的,按理来说应当是足够的才对。
 

    神殿众人都对奉天不多取神殿一毫供奉的做法十分认同,因此她们平日里都过得很俭朴,奉天还是头一次听到她们这样的感慨。
 

    苏巧贞叹道“神使大人有所不知,原本是够的,但近来米粮都涨价了。”
 

    奉天一怔,她想起西泗州遭旱灾的事,西泗州,恰好就是大梁境内能产粮的州府之一。
 

    苏巧贞知道这些,是因她是官家女,懂得东西比其他人多些,便主动接下了账簿的日常记录活计,每日后厨采买花费了多少,她都记录在册。
 

    因为这个缘故,这位官家女第一次认识到平民百姓的柴米油盐是多么的艰难,每一分银钱都得精打细算。
 

    奉天“我知道了,待会我会来处理的,你们先等一等,我有事禀告神尊,稍后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