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第 71 章 姜檐抱着卫寂亲他,喉咙……

    姜檐骑快马赶到受灾两村的安营处, 正是放午饭的时候。
 

    暴雨过后便是持续地高温,烈日炎炎,空气潮湿闷热, 还有一股难闻的酸臭味。
 

    营帐扎得不算太密, 但零碎地摆着很多杂物,地上还插着竹竿, 上面搭着衣服、被褥,还有咸鱼干、腌菜等物。
 

    地上随处可见的动物粪便,牛羊鸡鹅的都有。
 

    看见有生人来, 一条半大的黄狗冲着姜檐吠叫,这一叫引来更多的犬吠,还混杂着孩子的啼哭声。
 

    营帐中间支着两口大锅, 灰头土脸的百姓们拿着锅或者碗正排队取饭。
 

    听到犬吠声, 不少人抻着脖子看了过来。
 

    姜檐骑着马扫了一眼, 英气的长眉皱起。
 

    听闻太子殿下亲自来了, 驻军将领快步走来,跪到马前恭敬道“末将孙明谦,参见殿下。”
 

    姜檐下马,身后的侍卫从他手中接过缰绳,将马牵到了一旁。
 

    姜檐开口问道“这里怎么这么乱”
 

    孙明谦露出愁容,“殿下的命令方一下来, 末将便忙带骑兵来李庄跟龙堂村救人。但百姓放不下家中的物件, 说什么也要一块带走,不得已末将只得派人一并带了过来。”
 

    一床被、一个筐、一只鸡、几块酱菜疙瘩于百姓而言都是值钱的东西。
 

    任由这些物件泡在水中, 不过半日便会坏,庄稼人都心疼物件,不想好东西白白糟蹋。
 

    因此宁可不跟孙明谦走, 他们也要将能带的家当全部带上。
 

    这些还算好的,有些泡过水的麦子面都要带,说是晒晒还能吃。
 

    看着不远处那块粪便里的蛆虫,姜檐心里直犯恶心,他拧着眉别开了视线。
 

    姜檐肃然道“这么多人住在一起,吃喝混用,若是不讲究一些,时间久了怕是要生病的。”
 

    孙明谦虚汗连连,“末将知道,末将这就命人好好洒扫。”
 

    姜檐又问,“有生病的么”
 

    孙明谦道“有,一共十七人,末将单独给他们设了营帐,还请大夫熬了药每日都给他们送。”
 

    姜檐视线四下一扫,“营帐在哪儿孤去看看。”
 

    孙明谦一听满头是汗,太子殿下若是在他这里染了疫,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可不是一桩小事。
 

    姜檐“孤不进去,就在外面看一眼。”
 

    孙明谦这才放心,带着姜檐从一侧穿过营帐,绕了一里地的路才看到四个简陋的营帐。
 

    见两个营帐间隔得这么远,里外都有士兵把守,姜檐很满意。
 

    姜檐并未靠太近,隔着一丈多的距离看了一眼,又问了孙明谦里面这些人的情况。
 

    看到眼前飞过的蚊蝇,姜檐忽地想起什么似的,他嘱咐道“再将两处的营帐隔远一些,记得每日都要熏艾草。”
 

    孙明谦“是。”
 

    姜檐去看过百姓后并没有回常白郡州府,而是留在受灾的州府处理后续的政务。
 

    这里离京城甚远,便是六百里送急,一来一回也要三日。
 

    若是出了要紧的事,姜檐便可以先做处置,后再向朝廷上报。
 

    姜檐走之前将审理赵振勉一事交给卫寂来办,他走的当日卫寂便下令将相干人等召到府衙。
 

    听闻京城来的钦差要审的府尹,开审那日来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
 

    知道赵振勉是个官场老油条不好对付,卫寂先审的是吴胜良占人田地,谋害周家幼子一案。
 

    吴胜良想要买下周家那块肥田为其父修建新坟,将过世三年的吴老爷子迁到这块风水宝地。
 

    但这块田地是周家的祖产,而且一家老小都要靠这几亩田吃喝,说什么也不肯卖给吴胜良。
 

    见周家如此不识抬举,吴胜良花重金买下周家附近的田地。
 

    买下后,吴胜良不仅不打理田地,还故意养蝗虫,让周家的田地跟着遭殃。
 

    周家气不过便找到吴家说理,吴胜良却放恶犬将周家的小儿子咬死。
 

    等周家带着小儿子的尸首报官,吴胜良反而诬告他们来吴府偷东西,家中养的黑犬是为了护主,这才咬死了周家小儿子。
 

    赵振勉与吴胜良有勾结,以盗窃和讹诈的罪名下了牢狱,田地也判给了吴胜良。
 

    卫寂先审的便是吴家养狗的仆人赵阿四,正是他声称周家偷东西在先,黑犬咬人在后。
 

    赵阿四被押到堂上后,看见跪在一旁的周家大郎,心里咯噔了一声。
 

    周家小儿子被咬死,周父下了牢狱,田地被夺,周母含恨离世,周父也因诬告打了三十五大板,关在牢里只两个月便病死了。
 

    周家只剩下大儿子,如今在义庄做些零碎的活计勉强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