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婿后的发家生活骨生迷
84. 帝与后(一) 登基与立后,同日举行。……(第2页)
熬煮麻沸散和收拾诊室需要几刻钟,江月让学生依次感受脉象,正好听到了他们的争执,就十分耐心地让人拿来绘了人体经络和穴位的图纸,同他们解释了要切除的地方,道“这处本就无用,真要下辈子生来就没有,那反倒好。”
那个腹痛的小乞儿被江月施了一针,暂缓了疼痛,挂着满头的冷汗出声道“我相信医仙娘娘下辈子我是再也不想受这种痛了”
他本人都这么说了,其余人也就不再说什么。
“切除的时候我这几个学生都会进去观摩,作为回报,诊金不收,后续的汤药费减半。若还有不够的,就让你几个哥哥帮着干几天杂活抵账。”
江记药铺的价格本就公道,童叟无欺,而且能用平价药的地方也都用平价药,减半之后,即便是他们也能凑出来。更别说还能做工抵账。
几个乞儿都没有异议。
江月和学生们换上铺子里日常备着的干净白色对襟外衣,包好头发和口鼻进了诊室。
也就两刻钟左右,江月就切除了病灶。
最后的缝线工作,江月交给了一个学生来做名叫曲莹的医女,从前并未接触过疡医科,是到了江月身边后开始学的。学习的时间门还不算长,但她有一手好女红,之前江月让她们在猪皮上练缝线,她没多久就上了手,缝出来的伤口都不比江月差多少。不像有些个没天份的,练了半年、一年的,还动不动就出来一条蜈蚣。
因为小乞儿的肠痈已经拖了好一段时日,腹内肿胀,腹部的伤口不小,足有两寸。
曲莹还没缝过这么大的伤口,不觉就有些紧张。
“手别抖,跟平时一样就好。”
蒋军医赶过来的时候,曲莹已经在江月的鼓励下,缝好了伤口。
他看着那缝的堪比绣品的伤口,皱着脸嘟囔道“怎么不等我啊”
时下的百姓几乎都信奉小乞儿提过的那说法,几乎没人会有魄力同意开膛破肚,之前也未遇到过这种不开膛立刻就会死的急症,江月也尊重患者的意愿,所以说起来,这还是铺子里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动刀子。
“今儿个不是你休假吗而且他的症急,实在是不好再拖。”
江月让人分派人手在里头守着,出来净手。
蒋军医自然也知道要以病患为先的道理,倒是没再说什么,只是一边脱下刚才临时套上的白衣,一边接着嘟囔说“早知道不休沐了天道酬勤,古人诚不欺我啊”
江月好笑地抿了抿唇,用日常哄小星河的口吻保证道“我这不是想着前头我在家里待了好一阵,都是你在带他们,怕你累过头了,近来才劝着你多休沐嘛。好啦,下次一定不劝你了。来日方长嘛,往后什么样的病患都能见到的。”
蒋军医这才没再惋惜什么。
师徒二人从后院回到铺子前头,只看到门外站了不少人。
都是听说江月今日要给人开膛破肚,过来瞧热闹的。
江月从前就并不摆什么架子,附近好些个有慢性疾病、时常出入药铺的病患,都和她有些交情。
换成从前,他们看铺子里没有其他病患,肯定早就来询问一嘴了。
今儿个他们只在外头,把送人过来的几个少年围在中间门问个不停。
江月出了来,和那几个少年说清了情况,“他应还有半个时辰左右才能苏醒,伤口不小,需要在铺子里住个日。”
几个少年看江月他们方才都特地换了衣裳,才进去诊治动刀,此时就也没说立刻要去探望,而是恭恭敬敬地行礼,而后说回去凑上半份汤药钱,就离开了。
有个腿脚不好的大娘,姓李,就住在附近,每逢阴天下雨就来江记做推拿和艾灸的。她实在忍不住了,慢慢地走到江月身边劝道“您怪我老婆子多嘴吧,我们都知道您是医者仁心,济世为怀,但是来日您您不介意这些,但是”
但是若是皇家介意呢他们也不想江月为了给普通百姓治病,而自己受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