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第四十九章 【二更合一】“能治。”……

    第四十九章
 

    石芯子, 也叫石女,指身体构造异常,无法与男子结合, 无法孕育子孙后代的女性。
 

    如此私密的病症, 也难怪卫姝岚对着江月这样帮她恪守秘密的医者,都羞于启齿。
 

    无奈她一心想保住的这个秘密, 如今却成了笑话朱氏将她的病症脱口而出,私下里也不知道说过多少次,不知道告诉过多少人。
 

    想到此处,卫姝岚的脸色越发惨白, 呼吸都急促了几分,身形微晃。
 

    江月扶着她从假山后头缓慢地挪了出来。
 

    未多时,穆揽芳从史老夫人的院子里出了来,看到卫姝岚这随时能晕死过去的模样,她唬了一跳,也顾不上想前头刚拌过嘴,立刻上前, 搀住了卫姝岚另一条胳膊。
 

    两人将卫姝岚又搀回她住着的僻静小院子里。
 

    喝了热茶歇过一阵子, 卫姝岚缓过来一些。
 

    穆揽芳赶紧开口道“卫家姐姐莫生气,是我多嘴。你既不爱听那些,我下次再也不说了。你千万莫要同我一般见识。”
 

    她并不知道朱氏和史家大少爷出来后说了那起子混账话, 便以为是之前两人拌嘴,把卫姝岚气成了这番模样。
 

    牵涉到卫姝岚的, 江月没有代为解释。
 

    瞧着穆揽芳脸上的担忧和歉然,卫姝岚主动开口道“穆家妹妹不必致歉,我不是因为你才这般。而是方才婆母和夫君出了来,没瞧见我和江娘子在假山后头, 说了些难听的话。我一时心里难受,这才如此。”
 

    朱氏到底是长辈,穆揽芳没有直接说他,而是气愤道“那史文正背后说什么了”
 

    史文正,便是史家大少爷的姓名了。
 

    “我去换件衣裳,江娘子帮我跟穆家妹妹解释一二。无碍的,都这般了,没必要再为我隐藏什么,把前头元宵节的事儿一并告诉穆家妹妹。”
 

    说完,卫姝岚自去更衣。
 

    江月便也没有隐瞒,将来龙去脉都说给了穆揽芳听。
 

    一席话听完,穆揽芳的脸沉了下来,拳头死死捏紧,恨不能现下立刻去找到那史文正,一拳捣在他的面门上
 

    半晌后,卫姝岚换下了被冷汗湿透的衣裳出了来。
 

    她的陪嫁丫鬟名叫巧鹊,知道她的病症和在史家的处境,却并不知道元宵节那日她落水,和今日朱氏母子私下说的话。
 

    听完,巧鹊也气的不轻,见她出来便立刻迎上前去,哽咽出声道“您是咱家老爷和夫人的掌上明珠,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奴婢这就写书信回去,让老爷夫人为您做主”
 

    卫姝岚轻拍她的后背,柔声安慰道“莫要把事情闹大,父亲在朝为官,最注重官声。还有两个,今年都要下场呢我承蒙家人疼爱,无忧无虑地过了十好几年,哪里还能让他们为我操一辈子的心”
 

    巧鹊张了张嘴,还真想不到其他办法,便只默默流泪。
 

    卫姝岚坐定之后,努力朝着江月和穆揽芳笑了笑,而后才开口说起一些往事。
 

    她父亲是翰林院侍读,正五品的官职,在京城那样的地界,可能不算什么达官显贵,但却是天子近臣。加上她母亲出身也不低,所以卫家的日子过得很不错。
 

    无奈她出生便与常人不同。
 

    因不同的地方是那处,一开始连卫夫人也不知道。
 

    直到卫姝岚到了十五六岁,姿容才情都十分出色,可谓是一家有女百家求,都要谈婚论嫁了,还不见来信期她是卫家长女,她的婚事不落实,下头的弟弟妹妹不好说亲。
 

    卫夫人才找来擅长妇科的医女来为她仔细诊治。
 

    那医女诊完脉,面色便已经沉凝下来,但仍然不敢光从脉象上判断什么,让卫姝岚褪下了裙裤,做了一番仔细的检查后,才敢下了定论。
 

    卫夫人和卫姝岚这也才知道她是石女。
 

    这消息无疑是一桩噩耗,卫夫人当场昏死过去,醒来后内疚欲死,只觉得是自己没给她一副好身体。
 

    反而是看着柔弱的卫姝岚突然成长起来,劝慰母亲不必这般。
 

    “左右只是不能嫁人生子罢了,往后我自去寻个庙宇,青灯古佛当姑子去。”
 

    卫夫人如何舍得女儿当姑子
 

    可处理不好这桩事,卫姝岚必然成为京中笑话,而家里其他孩子的名声也要受到牵累。
 

    卫夫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卫老爷,二人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得给长女安排个好去处。
 

    既不能往高门大户和门当户对的人家去说,那就低嫁,再配上丰厚的嫁妆和得力的娘家,谁能欺负了卫姝岚去
 

    卫夫人的娘家就在府城,早就知道史家家风清正,那时她借故带着长女回娘家省亲,悄悄打听了一二。
 

    一开始,卫夫人相中的并不是大少爷史文正,毕竟长子嫡孙在这个时代意义非凡,而自家女儿不能生育,没得耽误史家养育嫡重孙。
 

    她属意的,是当时同样尚未婚配、年纪相当的史家二少爷。
 

    只是打听了一番才知道,史家二少爷虽未定亲,但跟赵家姑娘青梅竹马,亲事只差过个明路而已。
 

    卫夫人便想作罢。
 

    但朱氏已经知道了卫家私下里打听自家情况,惊讶于居然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哪里肯轻易放过
 

    她立刻亲自上门拜访卫夫人,同时带上的,还有自家大儿子的庚帖。
 

    卫夫人几次谢绝她的好意,她也不恼,只是依旧数月如一日地展现自己的诚心。
 

    后来史文正也同他亲娘一道,极尽虔诚地求娶。
 

    卫夫人本也不是硬心肠的人,看朱氏母子这般诚心诚意,便透露了一丝口风,说自家长女身体有恙,不能有孕。
 

    在京城的时候,卫夫人肯定不会把这件事外传,但史家这样的人家,担心则要少很多。
 

    一来是山高路远,史家的根基在府城,影响不到京城那边去。
 

    二来,史家是商户人家,敢乱传官家女眷的是非,想整治他家再容易不过。
 

    没想到朱氏当场道“原还当是犬子才疏学浅,面目可憎,入不得夫人的眼睛,没成想只是因为这样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