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裙下布丁琉璃

116. 第116章 公道(补完) 请皇……(第3页)

 
 

    他是臣,朕是天子!他有拿朕当天子看吗,啊?他领兵北上,一去一年,半点音信也无,军中只识他闻人晋平,不知有天子,朕也是以武上位,如何不忌惮?七道圣旨召他回京,他置之不理,朕岂能姑息!”
 
 

    魏皇后道:“当年北乌逼得正紧,战事胶着,若闻人将军撤军,北乌突破雁落关长驱直入,则身后几十万百姓皆会被屠杀殆尽。他们如何能退军?”
 
 

    面对皇后的质问,皇帝双目赤红。
 
 

    “朕日夜难安,恰逢魏琰和神光真人献药,说可以此药试其忠心。”
 
 

    脑仁抽痛,情急之下他口不择言,“朕只想让他撤兵回京,但他们父子宁可服下那些丹药,也要死守孤城!衍儿也是如此,朕敲点他们,只是想让他们铭记为人臣、为人子的底线,朕给过他们机会……”
 
 

    “从此时开始,皇上就打算舍弃衍儿了,是吗?可皇上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想方设法开枝散叶。所以皇上让神光教炼制生子秘-药,设计使赵元煜坠马,成为你的试药人。”
 
 

    “够了!那是神光教进献的无上秘-药,朕不可能追根溯源。”
 
 

    皇帝道,“但朕,必须要有个儿子。”
 
 

    说罢皇帝支撑不住似的坐回榻上,起伏的胸腔嗬嗬作响,抬手撑住额头。
 
 

    “皇上终于承认,那十万将士和衍儿的死,还有赵元煜一案,都是你一手促成了。”
 
 

    魏皇后缓缓闭目,一滴悲愤的清泪滑下,随即被她平静抹去。
 
 

    “殿外诸位,可都听明白了?”她一字一句道。
 
 

    仿若雷鸣轰顶,皇帝蓦地一紧,不可置信地抬头看去。
 
 

    隔扇缓缓朝两旁打开,张牙舞爪的灯影下,以李恪行为首的文武重臣皆沉默伫立。
 
 

    天子遇袭归京,他们身为臣子理应入宫问安,请奏安抚嘉赏之事。太后和皇后下了懿旨,命他们肃静以待,不许出声惊扰陛下,他们这才安静候在阶前,却不料听到这么一桩骇人秘闻——
 
 

    夤夜悄静,皇帝声音激沉,他们想不听见都难。
 
 

    皇帝没想到臣子会在此时进宫,不……或许他原本应该想到的,可长途跋涉的疲劳和受惊后的惶然麻痹了他的警惕,霎时脸色骤变。
 
 

    这么多人入宫,可没有一个人通传,什么时候开始他连这点耳目也没有了!
 
 

    皇帝摇晃向前,于门槛后巡视群臣。
 
 

    少数不想惹事的,皆低下头去,但站着大多数臣子皆握拳扼腕,看着他的眼神充斥着失望和悲痛。
 
 

    皇帝后退一步,脊背塌下,嘴唇嗫嚅,仿若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
 
 

    赵嫣就领着闻人蔺站在队伍前列,站在皇帝的对立面,见证他民心尽失、众叛亲离。
 
 

    “这就是,殿下的公道?”
 
 

    闻人蔺仔细看着,欣赏着,低沉问道。
 
 

    “是。”
 
 

    她知道,父皇这个人多疑谨慎,只有此时才是他防备最松懈的时候。
 
 

    虽然没有闻人蔺想象中那般翻天覆地的惨烈,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一样的。
 
 

    老皇帝狼狈如斯,君威尽失,一旁的史官奋笔疾书,将其累累罪行记录在册……不知为何,闻人蔺心中快意,极其想笑。
 
 

    他也确实笑出声来。
 
 

    寂静中突兀的一声,却因迟到八年,而倍感讥讽和苍凉。
 
 

    皇帝也看见了他们,又慢慢回头看了眼皇后,气息浑浊道:“你们联合起来,忤逆朕?”
 
 

    “君行有失,纵是我生父,亦当直谏。”
 
 

    赵嫣向前一步,交握双手行礼,“请父皇昭告天下,使沉冤昭雪!”
 
 

    继而是李恪行艰难下跪,手掌撑地,喑哑悲愤道:“老臣以死相谏,请皇上使沉冤昭雪,还天下清明!”
 
 

    “请皇上——还天下清明!”
 
 

    众臣纷纷下跪,齐声道。
 
 

    “你们,你们反了!”
 
 

    皇帝以手横指,道袍从肩头滑落,滑稽地挂在臂上,“你们如此,是要逼朕与桀、纣同流,向天下罪己吗?”
 
 

    回答他的,只有一声高过一声的“请皇上还天下清明”。
 
 

    大势已去,皇帝牵连出剧烈的咳喘,头疼若裂。
 
 

    亡魂的声讨充斥脑海,他倏地扫落案几上的文书和灯盏,冯公公跌撞向前扶住他,哽咽道:“陛下保重龙体!”
 
 

    皇帝头疼难耐,颈上青筋突起,不住道:“甄妃……甄妃呢?还没找到她吗,让她过来!”
 
 

    魏皇后冷眼看着,凛然道:“甄妃与乱党勾结,已趁乱逃离出京。”
 
 

    皇帝呼吸一抖,握拳嘶哑道:“她一深宫妇人,如何与乱党勾结?”
 
 

    “她的身份,恐怕你我想的那般简单。”
 
 

    皇后与赵嫣对视一眼,而后吩咐,“将人证带上来。”
 
 

    禁卫架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宫婢上来,皇帝认出了这张脸,正是甄妃身边的大宫女青月。
 
 

    正是此人暗通乱党,引其堵住了前后门,这才使得帝后险些命丧敌手。赵嫣领兵从密道出来,刚巧见这婢子正奉甄妃之命前来与乱党余孽传话,便顺势拿下。
 
 

    “说,甄妃为何要里通外敌,置大玄于险境?”
 
 

    魏皇后一声低喝。
 
 

    清月仆倒在地,从披散的乱发中露出一只愤恨的眼睛:“杀兄夺位的昏君!神光降世,吾主大仇将报!”
 
 

    说罢,厉声大笑,欲往廊柱上撞,却被禁卫及时按压住。
 
 

    皇帝神容枯槁,连骂数声“贱婢”。
 
 

    在玉泉宫搜不到甄妃的身影时,皇帝就已心生疑窦。但他不愿承认,也不敢承认,只寄希望于甄妃已身死,或是趁乱逃往了别处……
 
 

    直到亲耳听这贱婢之言,他才不得不相信,那温柔若神女的道家仙妃,是个不折不扣的蛇蝎恶鬼。
 
 

    这女人精通道术,生性淡泊,这么多年他竟没有察觉!
 
 

    常年的丹药浸淫,使得他耳目闭塞,他竟被蒙骗至此,他竟昏聩至此!
 
 

    急火攻心,皇帝再难压抑心中的盛怒,仰天喷出一口鲜血,栽倒在地。
 
 

    赵嫣捏紧了手指。
 
 

    闻人蔺嘴角笑意凉薄,看着那肮脏的血雾在空中飘散,绽开枯败的花来。
 
 

    ……
 
 

    畿县外,一艘船如鬼魅般停靠渡口。
 
 

    油灯摇晃,损失惨重的乱党余孽围拢而聚,翘首望向入口出。
 
 

    一名身披黑色斗篷、包裹严实的神秘人沿着陈旧作响的木楼梯缓步而下,微微晃动的斗篷衣摆下,一双精美的紫菱圆履若隐若现。
 
 

    阴影一寸寸自来者身上褪去,众人纷纷屈起食指行礼,齐声唤道:“神光降世,无量仙师。”
 
 

    甄妃抬手摘下风帽,露出一张如神妃般柔美圣洁的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