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番外五 刘淳、阿檀、皇上(三)(第2页)
哪曾想,这盘棋皇帝压根儿就不按她的圈套走,棋局才开始不过半刻钟,她被杀得干干净净。
阿檀傻眼。
皇上的棋技何时变得这般厉害了?
随即后知后觉明白过来,皇帝平时跟她下棋留了一手,顿时有些气恼:“皇上你.....你骗我。”
“朕骗你什么了?”
“骗......”阿檀憋了憋:“罢了,是我技不如人,皇上想要什么愿望?”
“先留着,等日后想到了再向你讨。”
“......”
感觉她中计了。
.
四月初,阿檀从女子书院结业,然而结业没多久,她又要开始忙碌及笄礼。
许瑜英跟刘淳合计了下,打算给她办热闹些。
旁的大户人家女儿及笄,必定要请亲朋好友来观礼,还得请德高望重的妇人来簪髻。但刘家长辈在容县,京城也就刘淳和许瑜英。
夫妻俩夜里亲热过后,许瑜英坐起,问:“不若请阿檀书院的同窗来观礼?”
“还有我娘家人。”她说:“我祖母算是德高望重,届时请她来为阿檀簪髻。”
刘淳在昏黄的光晕里望着她。
许瑜英嫁给他三年,生了个儿子,身段依旧如少女婀娜,却比少女更有风韵。
他将人拉过来,趴在他胸膛:“祖母愿意吗?”
“我明日回去问问?”许瑜英说:“正好我娘这两日得了风寒,我带瑺儿回去住几日。”
“住几日?”
“三日吧。”
“太久了。”
“三日还......”想到自己夫君是个黏人的性子,估计三日要了他的命,许瑜英只好道:“那就两日,不能再少了。”
刘淳点头,明日我一早送你们去。
“好。”
许瑜英欲睡下,然而他却顺势翻身压过来。
“哎.....”她推他:“不是说明日送我们去吗?还得早起呢。”
“你一走就是两日,我再温存一回过分吗?”说着,他挥开许瑜英的手,低头亲下去。
“......”
.
五月十六,阿檀及笄。
这天,刘府来了许多宾客,几乎挤满了堂屋。
除了承恩侯府来的女眷,还有阿檀同窗的母亲和姐妹们。原本只是请同窗来吃茶的,但她们家中父母得知阿檀及笄,纷纷送礼上门。
如此一来,倒是令许瑜英忙得措手不及。
但她也清楚,这些人为何会热情上门,想来还是看宫中那位的面子。
如今阿檀及笄,依皇帝待阿檀的宠爱程度,说不准以后会入宫当妃子。
这个猜想在及笄礼刚开始没多久,便越加令人深信。
因为皇帝派人送了礼来。
众人见那对价值连城的缠丝镶玉金簪,就暗暗咋舌,阿檀以后的造化恐怕不止是个普通的妃嫔。
是以,接下来的及笄礼越发地热闹,夫人们观礼后还留在刘家吃了许久的茶才离去。
到了傍晚,许瑜英送走所有宾客,累得瘫坐在椅子上。
她歇了口气,转头问婢女:“阿檀呢?”
婢女说:“少夫人,门口来了辆马车将阿檀姑娘接入宫了。阿檀姑娘原本想给您说一声的,见您忙着跟娘家人说话,她不好打扰便先行出门。”
许瑜英点头,随即望了望天色,已快擦黑,也不知这时候皇上接阿檀入宫做什么。
.
宫里,阿檀乘轿子穿过御花园来到太液池。
池上精致的九曲桥梁蜿蜒伸展,池中建了座楼阁,有三层宽敞。
此时,她沿着桥廊过去,依稀听见丝竹管乐之音。领路的内侍说:“皇上今日批完奏折便来此处听曲。”
“皇上来多久了?”阿檀问。
“有一会了。”内侍说:“原本想早一些去接阿檀姑娘,但听说及笄礼办得热闹,皇上便不让人打扰。”
阿檀点头,脚步加快。
到了阁楼,她挥退内侍,径自提裙摆上去。
二楼宽敞的雅厅中,光线幽暗氤氲,侍女持扇在两旁缓慢轻摇,而皇帝正坐于椅子上听曲。
他侧身对窗,暮色落在他的身上,朦胧绰约间,气氛宁静。
听见动静,他转过头,对她笑道:“来了?”
阿檀点头,走过去行礼:“皇上用晚膳了吗?”
“阿檀用了?”
阿檀摇头:“还没来得及用呢。”
皇帝勾唇,吩咐内侍:“摆膳在此处,另外......”
他停了下,说:“温一壶瑶琨碧来。”
阿檀一听,蹙眉:“皇上想喝酒了?”
皇帝掌政后立志要做千古明君,很是克己复礼,除非宴席上应酬百官,否则平日滴酒不沾。
却不想,今日突然要饮酒。
皇帝道:“今日你及笄,朕心情好。”
阿檀不解,她及笄为何他心情好?
但左右一想,昨日刘淳出门前语重心长地说了句:“阿檀终于长大了,我居然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