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第 114 章 添堵第一人!(第3页)

    .

    沐浴结束后,天色彻底黑下来。

    婢女帮她擦头发时,突然想起什么,她问:“你知道闻嘉皇后吗?”

    婢女一顿,心下窃喜。

    九殿下交代她们要时常跟公主说些南汌的事,往回她们提起,公主总是厌烦,竟不想今日主动问起闻嘉皇后。

    婢女轻缓地帮她擦头发,边说:“公主,闻嘉皇后是天底下最美丽最贤德的女子......”

    南汌是个朝代更迭频繁的小国,但无论如何更迭,皆是南汌世家轮流坐皇位。

    宇文家是南汌最大的世家,几十年前在击败其他世家后,皇室总算冠上了宇文姓氏。不过宇文家的男人皆活得不久,第一代皇帝登基不到三年就驾崩了,第二代皇帝匆忙上位,也只当了六年皇帝。然而皇帝死后,宇文家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是以,宇文族人只能在嫡系支脉里选了个人出来。便是前朝的惠仁帝,还娶了当时才貌双全的世家女为后,便是闻嘉皇后。

    可惠仁帝虽有个“仁”字,却并无仁德,他天生喜好享受不务朝政,逐渐成为宇文家族的傀儡。但闻嘉皇后为了不让江山拱手让人,是以不得不极力对外遮掩皇帝昏庸荒政的作为。闻嘉皇后聪明、貌美,在豺狼虎豹的世家和野心勃勃宇文家之间周旋。

    彼时南汌气数已尽,世家和宇文族人争相夺利压榨百姓,是闻嘉皇后在其中力挽狂澜稳住局势,也让百姓们得以喘息。

    可总归一人难挡众拳,最后还是阻止不了南汌覆灭。据说死前命人催产,将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才肯咽最后一口气。

    “公主,闻嘉皇后死也要拼命将您生下,可见她对您寄予厚望。”

    寄予厚望吗?

    沈栀栀心里沉甸甸的,有些闷。

    她起身:“不必擦了,我出去走走。”

    .

    另一边,奚白璋正在跟裴沅祯谈事。

    “谢芩利用蜀州知府身份肆意加重蜀州的赋税,蜀州百姓对大曌怨声载道。”

    裴沅祯蹙眉:“此时发生多久了?”

    “真正的蜀州知府季霄被害没多久,这条政策便出了,如今已有半年。”

    “这是谢芩的计谋,他要的就是蜀州百姓对大曌怨恨,从而煽动复国情绪。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听见复国的声音。”

    裴沅祯沉默思索。

    过了会,他说:“得尽快找到谢芩养兵的据点,然后一网打尽,不然局势难控。”

    奚白璋说:“谢芩狡猾,将地图分成了三块。目前我只寻得一块,另外两块还在找。”

    “不过......”他又道:“听说其中一块在谢芩手中,还有一块在南汌旧部世家手中,而南汌旧部世家以苏家为首,想来应该在苏家。”

    “再过几日,是苏家太爷的八十大寿,届时苏家会大办宴席,或许是个时机。”

    裴沅祯点头。

    .

    沈栀栀后来又出门逛了几趟,半月不到,三百两银子花得精光。

    钱花完了,她也就老实了。

    不过也不全然老实,得知谢芩来别院看她,她撒娇道:“阿兄你终于来了!”

    谢芩诧异:“你一直盼我来?”

    “当然。”

    “盼我来有何事?”

    “嘻嘻......那个......”她摊开手掌:“最近手上没钱了,阿兄能不能......”

    “......”

    谢芩闷了闷,说:“我不是才给你三百两吗?”

    “三百两很多吗?”沈栀栀嘟哝:“都不够我花几天呢。”

    “......你买那么多东西做什么?你若是缺什么只管与我说,我让人给你准备。”

    “哎呀,我不是说过嘛,我买东西又不是纯粹买东西,是享受花钱的快乐。我整日待在这院子怪闷的,就想出门逛逛,谁知南汌的东西这么好啊,我看了样样都想买,不买不得劲。”

    “......”

    “阿兄,”沈栀栀大眼睛眨巴了下:“再给我三百两如何?”

    “......”

    谢芩心口堵。

    她可知三百两意味着什么?

    那可是三百两!虽然他有钱,但钱来之不易,而且他还有许多人要养。旁的不说,光练兵每个月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此前还好,但自从岱梁被裴沅祯整顿后,断了他大半的财路。如今每花一分都是掰开用,她居然开口就是三百两。

    沈栀栀见他迟疑这么久,顿时横眉竖眼不高兴起来。

    “你不是说让我来当公主吗?三百两都没有?”

    她说:“往回我在京城给裴沅祯当婢女,他时不时都要赏我几十两呢。后来定亲,他当即就将所有家业都交给我了。”

    沈栀栀低声抱怨:“早知道当公主这么穷我就不干了。”

    谢芩:“......”

    他忍了忍,咬牙道:“好,过几日我派人送来。”

    沈栀栀一听,顿时喜笑颜开,卖乖道:“阿兄真好,果然是与我血缘关系最亲的阿兄。”

    “......”

    谢芩本来是百忙之中抽空来跟她培养培养感情的,但坐下来还没一刻钟就没心情培养了。

    他想走。

    不过走之前,还是交代道:“过两日是苏家太爷的八十寿辰,父皇在世时与苏家交好,届时你准备准备,我带你去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