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第四十二章 【大肥章】

    1974年6月29日, 周六, 晴。
 

    闻昭非骑着三轮车载着林琅和寇君君,三轮车前是赵信衡骑着自行车载着简老。
 

    相比自行车后座肯定是三轮车货箱的板凳,更平稳更宽敞更好坐。
 

    简老说着要他来骑三轮车,寇君君请简老坐货箱, 他们互相说服谦让时, 闻昭非提出来让赵信衡载简老,他骑三轮车载着林琅和寇君君。
 

    继续谦让下去纯粹浪费时间, 寇君君和简老一思量就同意了。
 

    六点三十分钟许,他们就从十里屯出发, 八点刚过就抵达明水镇外的国道卡口。
 

    这条国道沿着大江重要支流的明水河而走,再横穿明水镇汇入边境线国道。同时它也是附近数个国营农场和林场对外交通的重要道路。
 

    在三轮车驶入明水镇中心的主大道后, 林琅明显感觉到这里和西南宁山县的区别。她在宁山县时经常会有迷路的风险, 大道巷道和石子路交汇蜿蜒,有时走着走着就不知跑到什么街区去了。
 

    但明水镇就一条笔直的大道,所有房屋工厂都沿着大道两边建设, 房屋格局和房屋之间的距离都大同小异, 一切都规整顺当, 非常符合强迫症患者的审美,同时没有迷路的风险。
 

    明水镇的街区就在大道两边房屋向里的内道里, 供销社、邮局、办事处等都集中在这条内街里。
 

    “生活在明水镇里的大部分人, 都是三家国营木材加工厂的职工和家属, 你看到的这些人都是往工厂去的, ”寇君君轻声和林琅介绍明水镇的人文情况, 一个在广阔林场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年轻小镇。
 

    这里的大部分人也以自己是工人和工人家属为荣,农场上的不少知青和当地男女青年都以嫁入明水镇或加入工厂,作为自己未来的规划和晋升方向。
 

    “原来如此, ”林琅轻声应着,她仿佛已经看到未来退耕还林,禁止采伐后,这个在林场基础上存在的小镇是如何萧条和寂静。
 

    但眼前的明水镇依旧生机勃勃,人人脸上都带着憧憬和骄傲。
 

    “回收站就是这儿了,你老师和你爷爷每年都要过来几回,清单给我瞧瞧,我帮你们一起找,”寇君君不给林琅拒绝的机会,说着就拿过林琅手里的单子看,再安抚地拍拍林琅的手背。
 

    “时间还早,剪头发和拍照都不着急,我要收草药也是下午的事情。”
 

    林琅抱住寇君君蹭蹭,满是感动地道“谢谢师母,您可千万别累着自己。”
 

    闻昭非偏头看一眼林琅愈发自然地和寇君君撒娇的模样,眼中浮起笑意,收回目光,他将车停稳在回收站大门边,再拉好手刹和手动上锁。
 

    一直都骑在三轮车前面的赵信衡和简老,更先他们进到回收站里攀谈和查看。
 

    林琅和寇君君下车来后,林琅就翻出布包里的口罩给众人分,这也算是她去过一次回收站找东西的经验了。
 

    闻昭非走来帮林琅将两根辫子团起来,用发卡固定,再看着她低声道“要帮忙就喊我,记得了吗”
 

    “师母也是,”闻昭非又看向不远处的寇君君,他和老师赵信衡都跟来了,肯定不会让林琅和寇君君做什么体力活儿。
 

    “知道,我有老赵呢,你照顾好佩佩,”寇君君笑了笑,也不多看面色微红的林琅,她先朝赵信衡和简老走去,顺便把林琅拿出来的口罩带给他们。
 

    林琅又从布包里翻出新棉布手套递给闻昭非,双眸弯起,“三哥帮我戴。”
 

    闻昭非嘴角扬起,接过手套就给林琅戴好,再这般牵住林琅的手往里走去,又在明水镇回收站职员看过来时,他放开林琅的手。
 

    之后持续两个多小时的回收站淘东西过程中,闻昭非也没离开林琅两步之外的距离,或有需要搬开看的物件都有他来动手。
 

    林琅一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但渐渐进入状态,认真翻找后,也不再介意或可能看过来的目光。
 

    林琅给寇君君的清单里大部分是发动机需要的零配件,而她被卡住进度的闹钟零件还是她自己寻找,这是从动手开始时她和简老一同约定好的。
 

    上午十一点许,他们付了钱,闻昭非和赵信衡简老三人一同将淘来的“废品”们装车和固定,依旧留出给林琅和寇君君回程坐的位置。
 

    也因此在最后决定要带走的东西时,又进行了一番筛选,这个过程基本由林琅来完成,原该更有经验的简老全程只用慈爱和鼓励的目光看着。
 

    在简帛看来他和林琅最终能不能考自己组装出拖拉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里,林琅有没有培养起一个机械人应有的素质和眼光。
 

    他和赵信衡有过交流,对于林琅这样的天才,他们不妄加批评,也不一味表扬,而是采取这种鼓励式教育。
 

    从回收站离开前,他们又和回收站职员借了水,进行简单的清洗和打理。
 

    寇君君牵住林琅的手往外走去,“这个时间,我们先去国营饭店吃饭,吃饱了再去理发、泡澡和拍照。”
 

    闻昭非和简老跟在她们身后,赵信衡推着自行车跟上。三轮车暂放在回收站的大院里,等他们在明水镇的事情完成了,再回来拿车。
 

    自行车则带上给寇君君堆收来的草药用。
 

    林琅笑吟吟地点点头,多了寇君君三人参与后,她完全没有上周那个傍晚的疲惫,心情也相当好。
 

    相信再有几天,她的闹钟就能做出来了。
 

    国营饭店里五人坐下,买了三菜一汤五碗饭,菜以肉菜为主,有今日难得菜品的红烧五花肉和白水羊肉,且必须要有肉票才能点这两样菜。
 

    两盘肉都是一斤的份量,再是炒白菜和蛋花汤。
 

    “都别客气,吃不够再点,佩佩尝尝看,这里的羊肉没什么膻味儿,”寇君君带足了各类票来的,他们一年到头难得来一次国营饭店吃饭,肯定得吃饱喝足吃高兴了才行。
 

    “谢谢师母,我不挑食的,爷爷老师三哥你们也吃,”林琅说着就夹起寇君君给她夹到碗里的白水羊肉,这菜品名字听起来很寡淡,但其实吃到嘴里相当惊艳。
 

    这是绵羊肉,没有什么膻味儿不说,还嫩得很。入口即化有些夸张了,但优质蛋白质和优质油脂组合起来的味道和口感,必须亲口吃了才能体会。
 

    林琅咽下食物后,双眸弯弯朝寇君君点头,“好好吃”
 

    “来,都吃,昭非也别只看着我们,”寇君君扬扬手,让闻昭非自己拿公筷夹。至于赵信衡和简老可不会瞎客气,已经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了。
 

    “吃完我去问问饭店晚上的菜色,我们回前来买些带回去,”赵信衡也很喜欢今儿的羊肉,晚上就算还是白水羊肉,也值得再买一些带走。
 

    寇君君点点头,没有意见。
 

    上午体力消耗不好,林琅也比平时多吃了些。
 

    赵信衡带着好消息回来,“晚上有烤羊腿,我订了两只。唉,天气热存不住,不然真可以多买点儿。”
 

    农场上物资匮乏,买肉买菜都得限时限量买,相隔不算太远的明水镇生活条件就比他们好上不止一个档次。
 

    难怪农场上部分有家里补贴的知青们时不时就往明水镇上跑。以前赵信衡和简老来明水镇都是自带干粮,可不知道国营饭店的伙食这么好。
 

    闻昭非笑了笑道“您什么时候想吃了,我赶早点儿骑车再来买就是。”
 

    以前没车来回明水镇太麻烦,现在有两辆车可用,闻昭非从卫生所所长那里开介绍信相对容易,隔一两周来一次明水镇买肉买菜挺可行的。
 

    “是我脑筋儿没转过弯来,”赵信衡听闻昭非这么说立刻就想明白了,表情不再可惜,和林琅寇君君分享起烤羊腿的滋味儿来。
 

    林琅听得直咽口水,恨不得现在吃啃一口“外脆里嫩、油香四溢”的烤羊腿肉。
 

    从国营饭店出来,再转到一个院子的侧门进去就是明水镇的理发店。
 

    林琅还在犹豫,赵信衡和简老就先去自助洗头等着理发,寇君君在和理发师讨论要怎么给她剪,她要剪完再洗。
 

    “不用着急,你等师母和老师剪完再决定,”闻昭非说着侧身过来帮林琅把团着辫子的发卡摘下来,林琅的头发确实很长,几乎要到大腿根处了。
 

    “剪吧,但是不剪太短,”林琅拿起自己的辫子一看,发质当真说不上好。毛毛躁躁的,发色也是黑中混着黄和暗红色。
 

    平时不出门时,林琅都是盘成团子头,出门方便戴帽子才编成辫子,不剪短发好像也就是洗头发时麻烦些。
 

    随后,赵信衡和寇君君最先剪完离开,他们去明水镇熟人那里收药材,晚些直接到澡堂门口汇合。
 

    林琅继续看闻昭非和简老都剪完了头发,她才坐到理发店唯一的位置上,“师傅,我这么长的头发剪了能卖钱吗”
 

    林琅心中依旧舍不得,这可是姥姥和原主一起养了这么多年的长头发啊,必须得换点儿什么,她才能下定决心。
 

    “我瞧瞧,确实挺长还挺多。算你五六块钱,妹子,你去市里理发店也是这个价格,还得搭进去来回车费,何必呢。你卖我头发,我也不收你的理发钱和票。”
 

    理发师早看出来林琅的纠结了,林琅的发质在她自己看来是不好,但其实这年头能把头发养得油光水滑的才是异类,大多都和林琅的发质大差不差。
 

    林琅头发的优势在于长和密,还是挺值钱的。
 

    六块钱等于两根烤羊腿,等于三十个大肉包子,等于一双女式凉鞋林琅深吸口气点了点头,“好,我剪到这里。”
 

    理发师闻言不再给林琅反悔的机会,他拿着剪刀咔嚓两下,给林琅把辫子剪到锁骨的位置,又继续按林琅要求好好修了发尾和前额的空气刘海。
 

    理发师也从镜子里打量修好头发的林琅,前额薄薄一层的刘海,到锁骨处的自然微卷头发,“别说,这空气刘海还挺好看。”
 

    新发型更显林琅脸小、五官精致、皮肤白皙,又添了些俏皮活泼感,很是让人眼前一亮。
 

    “辛苦师傅了,”闻昭非走来和理发师打过招呼,就牵起林琅的手,“我们去洗头。”
 

    “好,”林琅点点头,她心中的不舍纠结少了许多,新发型挺好看的,头发还能长,她多补充营养,再花几年养回她前世的漂亮长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