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十一章(第2页)

 

    从这通电话,以及之前闻昭非三言两语告知的身世信息,林琅大致可以猜测闻昭非不受老爷子以外的长辈们待见。
 

    有血脉亲缘的闻昭非都是如此,更何况她一个外人了。
 

    林琅突然想到她嫁给闻昭非还有一个好处,至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不用和京城的那些闻家长辈一起生活。
 

    林琅和闻昭非回到广场牛车那边,七叔公在等着他们,他们人一到就回程往小宁村。
 

    此时的小宁村里,林琅即将嫁人的消息也传遍了,结婚对象正是昨儿傍晚来的“客人”,他是林琅姥爷姥姥给她定的“娃娃亲”对象。
 

    村口,林琅和闻昭非从牛车下来,村里不上工的婆子孩子们就围上来了。
 

    “琅丫,你真嫁人了啊”
 

    “他是医生看不出来啊。”
 

    “琅丫,你以后还回来吗农场远不远啊”
 

    有不相信林琅嫁人的,也有对闻昭非工作持疑的,一箩筐问题接连砸来,林琅和闻昭非不回答还不行。
 

    “都是真的,大队长已经给我开好结婚介绍信了,”林琅一边回话一边给闻昭非递眼色,他们同时加快脚步往七叔公家去。
 

    大队长通过申请给开了介绍信,足够说明大部分问题了。
 

    林琅又含含糊糊回答几个问题,他们进到七叔公家里,七阿婆在家,她出来几句话就帮林琅闻昭非把人赶走了。
 

    七阿婆就近挑了两个日子给林琅和闻昭非选,一个是绝对赶上加赶的明天,一个是三天后。
 

    林琅和闻昭非对视一眼,林琅拍板决定,“阿婆,就明天了。我和三哥还要腾出时间去京城看闻爷爷。”
 

    原本就算明天不是好日子,林琅也定明天,现在赶上良辰吉日,更无疑虑了。
 

    “行吧,唉,我们琅丫这就要嫁人了,”七阿婆说着就伤感起来,这个情绪没持续太久,她又起身出门张罗。
 

    村里办酒席一般在三到五桌之间,外来户林家关系更简单,两桌就足够,明日酒宴需要的桌椅瓢盆,找村里一两户人家就能凑出来。
 

    七叔公已经赶了牛车去邻村,让闺女儿女婿一家过来,他的大外孙在临县火车站附近的国营饭店当学徒,村里的婚宴掌勺不成问题。
 

    两桌婚宴所需蔬菜并不多,七叔公的自留地就能凑够。
 

    林琅和闻昭非继续在七叔公家里吃了午饭,她再领着闻昭非出门,他们去村里几个重要干部家里亲自邀请再回家。
 

    林琅随口给闻昭非介绍小宁村的大致布局,“那边是村里的知青院,后山那儿才是牛棚,再拐过那边是猪棚。”
 

    闻昭非看去知青院的方向,是因为那边看来的目光不太友善,一开始他不确定是那些人和林家有旧怨,还是纯粹排外看不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