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第 63 章 【2.4更】(第2页)

 

    “哥,嫂子,你们这屋子挺好的。”
 

    “是,别看小,但是可不好申请,我们在厂里排队都排了三年,好不容易才轮上,有个歇脚的地儿真是不错。”
 

    没分到宿舍之前,秦正杨只能每天天不亮起来从小河村出发进城,下了工再搭班车搭驴车回家,每天在路上的时间就得花四五个钟头,现在真是省了不少事儿。
 

    董心梅提前做好了饭菜,等一人到就能吃了,今天秦羽荞一家回来,她也舍得,炖了一锅黄豆猪蹄,一揭开锅盖就是香味,“尝尝看,这是厂里的肉,员工能另外买,尤其是那些猪下水,猪头肉,比外头买起来方便多了。”
 

    肉联厂福利待遇好,说出去都是人人羡慕的地儿。
 

    猪蹄炖得软烂,汤也浓郁飘香,一屋子人吃得浑身暖洋洋。
 

    就连顾朝文和顾思语都喝了一碗汤,小嘴油光光的。
 

    “妈,擦嘴。”顾朝文扯扯秦羽荞衣袖,让妈妈掏手帕给自己擦嘴。
 

    一旁的顾思语看着哥哥被妈妈用手帕擦嘴,也仰着头噘着小嘴看着妈妈。
 

    秦羽荞擦完一个,又看着一个小嘴,换了一头给她擦擦,“舅妈炖的猪蹄汤好喝是不是”
 

    “是”两小孩都点头。
 

    “那你们俩叫舅妈没”今天刚进屋的时候,秦羽荞让孩子叫人,不知道他们又怎么了,没开口,这会儿吃人的嘴短,正适合。
 

    “舅妈”
 

    “哎,朝文和思语可比我们家大宝听话多了。”董心梅看着外甥和外甥女一脸慈祥。
 

    “嫂子,大宝上学不回家吃饭哇”
 

    “是,都在学校吃,我让他今天放学了和咱们村里小孩儿一块儿回来,这家伙念初一了,就看看他能不能考上高中,到时候比他爸强。”
 

    “念到初一挺好,一定让孩子念下去。”顾天准上回见过大宝一面,那小子虎头虎脑,要是能念书还是念下去最好。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要是能走个狗屎运出个大学生就更不得了了。”秦正杨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就盼着孩子有出息。
 

    “那爸妈可不得在村里放个串鞭炮啊,从初一放到十五。”秦羽荞想着也高兴,盼着上班的念书的都能好。
 

    吃过午饭,又歇了一阵,四人收拾着准备搭班车回村,一个小时的班车,一个小时的驴车,秦羽荞坐在驴车上还没下去,就见到在村口探着身子四处张望的孟桂芬和秦华军。
 

    “爸,妈”
 

    “荞荞”
 

    宏市大丰公社小河村,以前所有社员下地干活挣工分,前两年分田到户后,自家种自己的地,还养了两头猪,四只鸡,四只鸭,每年交了公粮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大伙儿干起活来更有劲儿了,日子也好了不少。
 

    加上大儿子秦正杨进了肉联厂,孟桂芬家里还时不时见肉,肉联厂不少杂猪肉,尤其是些骨头,猪下水,厂里职工能优先买,也不要票,他有机会就买点给家里带回去。
 

    一早接到消息,今天秦羽荞一家要回来,孟桂芬可激动坏了,一大早就和秦华军起来,秦正杨说了今天会带两斤猪肉,一斤猪头肉回来,她就杀了一只自家养的鸡,给熬上了鸡汤,等着晚上吃。
 

    晌午饭,两口子简单吃了点,算着时间便去村口等着,等了好一阵,终于见到一架驴车来了,上头坐着的不是秦羽荞还能是谁
 

    好些年头没见,孟桂芬一下子就红了眼眶,她几步小跑上去,站定在驴车旁,看着闺女喜笑颜开,这丫头当了妈真是不一样了,眉眼看着更温柔,“荞荞,累着没慢点下来。哎呦,这就是朝文和思语啊,我的好娃,外婆抱抱”
 

    “爸,妈。”顾天准和二老打了招呼,一家人下了驴车。
 

    两个小家伙头一回来村里,忍不住四处打量,只觉得什么都新鲜。这个时候田里在收麦子,一茬茬金黄色麦穗可漂亮。
 

    孟桂芬眼睛尖,哄着两个小娃去看麦穗,“外婆抱着去看看那个金黄色的穗子好不好”
 

    顾朝文看着眼前的陌生人,只知道妈妈和她很亲,他看一眼秦羽荞,见妈妈点头了,便也点头,乖乖让孟桂芬抱去。
 

    秦羽荞抱着思语也跟着去,两人带着孩子到田边,扯了一缕麦穗在孩子跟前晃,逗得两人哈哈笑。
 

    “小顾,你们这回是先去了京市见了荞荞亲爸妈那边和你爸妈那边哇”秦华军和顾天准走一路,倒没过去凑热闹。
 

    “是,爸,在京市住了一阵子,来看看你们,过几天就要销假回昭城了。”顾天准把右手的袋子提了提,“荞荞亲妈那头跟你们准备了东西,让我们一定得带来。”
 

    “哎呦,客气咯。”秦华军又看着大儿子秦正杨,“正杨的工作还得感谢你老丈人,不然他哪有那么好机会啊。”
 

    “荞荞亲爸妈那边也感谢你们,都是相互的嘛,爸,你们现在田里划的哪儿啊”
 

    秦华军说起自家田就高兴,伸手一指,“那边能看见不好几亩递,正是好,现在这个政策好,大家都吃得起饭咯。”
 

    “那是挺好啊。”
 

    村里大脚婶儿原本在屋里休息,听到外头说话的动静在窗户那儿一看,竟然是秦家那个捡来的闺女回来,她好奇心重,立马趿着布鞋就出门,站在门口同孟桂芬说话。
 

    “桂芬,你闺女回来啦”
 

    “是,今儿刚到呢。”
 

    “大脚婶儿。”秦羽荞同村里人更是许久没见,不过一见着人,还是能想起来对上号。
 

    “哦哦,不得了啊,荞荞都生娃啦,挺好挺好。”她冲几人笑笑,又往隔壁家去,准备和村里几个婶子闲扯去,最近村里也没什么大消息,这事儿还值得说道说道。
 

    她撒丫子跑了,半步没歇着,秦家人也回家去了。
 

    秦羽荞看着自家差点没认出来,这围出来的猪圈,院里的养着的几只鸡鸭,真是变化大了,“妈,现在家里喂得可不少啊。”
 

    “那是”说起这事儿,孟桂芬就高兴,直嚷嚷着现在生活太好了,“原本四只鸡的,今儿早上刚杀了一只。”
 

    “你杀什么鸡,留着多下蛋,或者你们过年吃,我们回来随便吃点就成。”秦羽荞看着院里只剩下三只老母鸡有些心疼。
 

    “那有啥,养来不就是吃的嘛,再说了,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还能亏着你”孟桂芬大手一挥,把人领进屋里。
 

    家里还添了不少家具,衣柜和立柜都是新打的,以前的用了太多年已经开始朽了,秦华军干脆趁着翻修房子的时候一起给换了。
 

    “这弄得挺好啊,好看。妈,你眼光好。”
 

    秦华军找出几个瓷碗,挨个倒上热水,“咋就知道是你妈选的了就不能是你爸我选的”
 

    秦羽荞试了试水温,还有些烫,另外拿了个碗倒了一半出来,左右来回倒,把水快速凉下来给孩子喝,“爸,你就是听我妈的,我妈说选哪个你还能有意见啊”
 

    “哈哈哈哈,还是闺女说得在理”孟桂兰凤眼狭长,笑意渐盛,忙着张罗晚饭去了。“你二姐一家晚点过来,咱们今天吃个团圆饭。”
 

    孟桂芬做菜一向是无辣不欢,不过这回有两个小家伙在,她特意先起锅了一部分,没放辣椒,“来,这是给咱们朝文和思语的,我怕辣着他们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