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天花板级别的人设(第2页)

  但是下次循环醒来后,李诗情没有冷暴力,没有指责,醒来后还想给肖鹤云递纸巾,开口的第一句也是不是指责对方,反而是想沟通解决问题。

  还有肖鹤云。

  肖鹤云在整部剧中面临三个选择。

  首先第一个。

  是现实的逃跑还是留下?

  相比刚上大学,热血单纯的李诗情,经过社会捶打,日常面对难搞的同事和投资人,性格懦弱的社会人肖鹤云,更像我们的身边人。

  就是这个肖鹤云,在被动进入循环后,一直想逃跑。

  可是阴差阳错,在一次次循环后,他不仅没有逃跑,还为了救女主和全车人,成了反杀凶手,成为“杀人凶手“。

  这样的人设很难不吸引观众入迷。

  真没办法不入迷。

  是现实地逃走还是留下?

  当然是现实地逃走。

  这才是最符合现实的选择。

  面对困难。

  肖鹤云这个年长几岁的社会打工人,并不比女大学生聪明勇敢。

  他想尽办法逃跑。

  他先是嚷着下车去推车门,又不顾一切拉司机,最后干脆拿起安全锤锤车窗。

  他怕急了,想在公交车爆炸前,不顾一切自己先逃跑。

  遇见危机想逃跑,胆小的肖鹤云,其实他的选择是人之常情。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成年人的信条。

  肖鹤云就是一个成年人,碰到过骗子,也可能遭遇过失恋和家人离别,承受过生活艰辛。

  一个见识过社会黑暗的成年人比年轻的大学生,更惜命,更不愿轻易付出。何况是事关生命的大事。

  肖鹤云面临危机第一反应,不是做英雄,而是逃避危险,保全生命。

  看到肖鹤云的行为,同是成年人的我们会感同身受,理解又同情。

  肖鹤云的第二个选择。大难临头各自飞还是和爱人共担当

  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说的就是成年人的无奈。

  经历过人生甜酸苦辣的成年人,选择趋利避害保全自己很正常。

  就像肖鹤云,他虽然很喜欢李诗情,仍想要避开她,不想救人。

  这是一个普通成年人的趋利避害。

  有多少人在历经社会捶打之后,还能勇敢无畏?

  知道了后果,人会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