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第六十七章 一更(第2页)

 

    那位古董商女儿更是表示此行不易。
 

    如今大明在外行走的女性不多。由衷感恩洪武帝开启特科,让她有动力将那些推测示于人前。也感念夫婿的支持,没有搞出令妻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促成了此次南下之行。
 

    “大善。”
 

    福清公主听完女子所言,率先给以鼓励。
 

    赞扬她不仅颇有才学,更为她能积极响应洪武帝诏令的勇气可嘉。
 

    如同朱高炽所料,有公主称美在前,现场无人跳出来指责女子不该抛头露面。
 

    一旁候场区,报名参赛选手的男女比例九比一。那些女子也因公主的表态,眉宇间多了几分当众登台发言的底气。
 

    此刻,朱有炖的关注点已经不在选手上。他仿佛吃了一斤黄连,整颗心都是苦兮兮的。
 

    没了不仅头等奖十两银子没了,二等奖与三等奖也长了小翅膀飞走了。
 

    珠玉在前,瓦石难当。
 

    民间多奇士自己是没必要上去献丑了,以一两则道听途说的新技术,怎么可能比得过选手们关于圆周率与甲骨文的原创新发现。
 

    朱有炖只能认了,这银子活该别人挣。
 

    朱高炽却是心情不错。
 

    虽然没了一笔进项,但他看到了大明百姓对探索未知的精神并未死去。
 

    民间藏龙卧虎,而非暮气沉沉。朝廷若能主动开启一扇门,相关人才终会纷沓而至。
 

    七月中旬,京城金陵。
 

    朱元璋收到福清公主的来信,心中详述了杭州城的竞赛活动具体经过。
 

    简而言之,为年底特考搞出的预热活动很成功,发现了不同领域的各方人才。
 

    眼下正在全力加速编撰本轮入选的新奇技术故事,赶在七月底将试印本新论首刊刊印出来。
 

    信末,最后添一段调侃笑语。
 

    大意说初五在杭城也遇见高炽一行人围观比赛。一个月多未见,高炽侄儿精气神俱佳,肉眼可见地瘦了一圈。
 

    可喜可贺四哥期望高炽拥有强健体魄的心愿,从难以企及变为指日可待。
 

    朱元璋大笑出声。
 

    既为小胖子正逐渐摆脱“胖”的顽固体态,更为预热活动的顺利进行,比如看到其中有人提出了「甲骨文」的推论。
 

    朱高炽可以不是一个大胖子,有望活得长一些,而不是继位后不足一年就去世。
 

    大明有人提出发现龙骨上的甲骨文,而非咕咕所在时空要等到清朝末年才被人发现殷商旧字。
 

    这种不同始于主动改变了政策。
 

    由小及大,这种变化预示着大明的未来也能向好改变。此乃吉兆
 

    大笑之后,朱元璋准备往钦天监召见马蓬瀛,询问年底特考的数理卷出得如何。
 

    马蓬瀛,生于元朝末年,河北昌黎人,她在数术与天文上有着惊人才学。
 

    后来的户部郎中刘公直游历到昌黎,钦慕马蓬瀛奇才,求娶她为妻。二十多年之中,她虽嫁做人妇,但从未停止在学术上的研究。
 

    去年初春,朱元璋听闻此女大才。
 

    钦点其为尚宫司宫,正式授予朝冠,命她入京参与历法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