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十一章 。(第3页)

 

    朱元璋紧盯水镜,黎季犛所谓的把王位还给陈天平,其中必然有诈。
 

    不知不觉中,他的追更情绪被吊起来了。哪还有悠闲姿态,变得非常想知道后面发生的事。
 

    话分两头,郑和带队出海,陆地上一支由五千人组成的大明军队护送陈天平返回安南。
 

    护送队伍的人数已经说明了问题。朱棣对胡家父子已然不信任,认为陈天平的生命安全会受到威胁。
 

    然而,一件彻底超出大明君臣预料的事发生了。
 

    胡家父子没有等陈天平回到安南王宫再搞小动作,他们胆大包天,在半途就以数万人伏击了明军。数万对五千,敌我兵力悬殊,明军不幸溃败。陈天平被杀,不少明军俘虏到安南做苦力。
 

    安南国的这一波操作是一点都不遮掩了,哐哐哐往朱棣的脑袋甩巴掌。
 

    胡家父子就差叉腰狂笑,他们就是耍人玩,把大明骗得团团转。哪有什么恭顺臣服于宗主国,从头到尾都是骗人的。
 

    黎季犛父子,前后反复,内里藏奸,欺君罔上,所图甚大。不仅仅是颠覆陈姓王朝,更是公然踢翻了大明制定的朝贡秩序。
 

    对此,朱棣该怎么做呢
 

    朱元璋看到此处,没忍住,拍案而起。
 

    “当然是打它啊用最猛的兵力打,把它打到死透了才行,让它没活着喘气的可能性。”
 

    什么
 

    他亲手定下的不征之国国策要怎么说有人敢用祖宗之法不可变去说嘴
 

    那是什么东西,当放屁好了,不必搭理。
 

    说得文明点,做皇帝就是要懂得变通才行,不可以是只听老爹话的乖孩子。
 

    朱元璋激动过后,下意识左瞧瞧右瞅瞅。
 

    书房内别无旁人,不可能有人看到他突然的失态,更不可能有人知道他几乎把自己给骂进去了。
 

    怪谁
 

    怪就怪黎季犛,那贼子小人反复无常,罪恶滔天,属实当诛。
 

    永乐四年,朱棣发布诏令调集各路兵马至云南。永乐五年,号令八十万将士出征。
 

    据后来学者考证,推测实际出征人数不满八十万。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大明出兵后,势如破竹,前后不到半年时间就深入安南大获全胜,擒获黎季犛父子入京。
 

    这次的胜利无疑有着非凡的时代意义。
 

    安南之地,自秦朝嬴政开始就将其划入中原王朝的领土。直到唐朝灭亡,安南脱离中原王朝统治,历经宋、元两朝都未能将其收服。
 

    朱棣的这一战,是时隔四百多年的一次大胜。安南之地,也就此重归中原王朝的版图。
 

    朱元璋见此,终于松了一口气。
 

    坐回了椅子上,抄起茶杯,灌了一口茶。
 

    拿下安南就好
 

    尽管不想夸奖,但他下意识觉得永乐帝不会让他失望。
 

    深吸一口气,又恢复平静。
 

    他才没有很激动地看水镜讲故事。
 

    刚刚只是一段小插曲,后面的内容一定可以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淡定,他一定能很淡定。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