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观自在图 又有活找上门来了!

    “二郎,这几日不去聚贤堂抄书了。”聚贤堂现在情况复杂,二郎又是个实心眼的,还是避几天吧。
 

    梁二郎虽然舍不得聚贤堂每日的工钱,不过他向来是以阿兄唯首是瞻,所以阿兄这么说了,立马点点头。
 

    “我知道了,明日就不去了,正好明日我和三郎一起出去,多找点干柴火。”他都没问不去的理由,甚至把自己明天的活都安排好了。
 

    “我也和你们一起去。”粱聿的画也画完了,梁祝新稿在得到掌柜的肯定之前也不想浪费时间继续画下去了。
 

    在家无所事事,不如和弟弟们一起出去砍柴,除了为这个家积攒冬天柴火,还能培养一向兄弟感情。
 

    只不过第二天背了一天的枯柴之后,粱聿晚上回到家里,坐在破门板上看他床下的两个钱箱子存款已超过百两的他,为什么要受这种苦
 

    看来还是要找法子把兜里的钱给家里
 

    上次画完青白蛇之后,粱聿又用借口给了家里十两银子。
 

    粱聿都在想,自己要不要出去瞎晃悠几天,然后就当自己在外面卖画赚钱了,然后回家再给阿娘交钱
 

    可这想法才一出来,粱聿自己又摇头觉得不行。
 

    他这月余来往家交了二十多两银子,他阿娘好糊弄,阿爹却不好糊弄。
 

    早前阿爹已经找过他问在那家画的画
 

    要不是私塾几个学生明年二月要下场考常科,阿爹忙着给他们补课,没工夫多盘问他,粱聿都要含糊不过去了。
 

    这时候再糊弄着往家里交钱,不是摆明了和阿爹说自己有猫腻吗
 

    恐怕私塾里再忙,阿爹都要抽空回家拷问他了。
 

    不过没等粱聿愁这个问题几天,城里的大户真的来找他画画了。
 

    画的还是观音图。
 

    粱聿好几天没进城,这几日都和二郎、三郎在家里打柴,手都粗了好些。
 

    今日进城还是因为家里几个弟弟练大字的纸没有,阿娘给了一贯钱,让粱聿去文思街买一刀纸。
 

    读书识字花费甚多,当朝一本孟子就要买一千八百钱,折合银子十八两,一刀纸更是要一贯钱。
 

    所以很多家庭举全家之力却只能供一个读书人,正是因为如此。
 

    梁家八口人,除了粱勉成丁需要交税,柳娉娘是女子,官府不授田,自然也不用交税,其余小的,最大的长子粱聿也才不过十一岁,都还没有成丁,自然也不用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