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 83 章(第2页)

 

    女子学堂的消息一传开,各方消息一大堆。
 

    不管普通的学子们和百姓如何议论,高官家中的姑娘们,反应不一。
 

    有人很快就下定决心,自觉才学过人,要跟她人比上一比,必定要在东宫争得一席之位,亦要拼上一拼,不枉此生。
 

    有人则犹犹豫豫,方寸大乱。
 

    还有不愿意做出改变,想要嫁人生子,过平平淡淡的日子的。
 

    众生相出,各不相同。
 

    而在这些姑娘中,有一人站在了选择的交叉口。
 

    她之前选择了一条路,其实选了之后,她就有些后悔,只是落子无悔,她无法再改变什么。
 

    本以为这一生都要困于后宅,什么都做不了,没想到还有一个新的选择。
 

    这一次,她要好好问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是成亲嫁人,还是走入东宫,从此抛弃自小被教导的一切,不再循规蹈矩的生活。
 

    元清影看着婚书,一夜未眠。
 

    婚期定在了三月末。
 

    如果她被女子学堂录取,那她身上的婚约就会被废掉或者推迟。
 

    被选上入东宫,婚约必定会被废,她今年十六,总不能让对方等上十来年。
 

    没有被选上,就是推迟。
 

    只是到底有些对不起那位丁原,但让她为了
 

    一时的心软,放弃自己的未来,她又没有那样深的感情。
 

    她不想再错过一次。
 

    所以就让她做一次恶人,好在她冬日一场大病,拖延了婚期。
 

    至于她体弱多病,这么多年了,她一直只是病着,又没有死,有什么不能试试的
 

    元清影不是个例,更多名门贵女将名帖送入宫中,阵仗比当年给太子选妃时还轰动。
 

    沈珉玥摩拳擦掌想要一展拳脚,每天忙的脚不沾地,当初被她拉走的几个公主,也是为了此事来回奔波。
 

    她们忙的团团转,沈玉耀也没闲着。
 

    她的事情又杂又多,一边要安排冬州春种一事,一边还要安排工部的人,去天下搜集改良过的农具,然后从中选出适合各地的,到底下去推广。
 

    百姓以低价购买农具,以户为单位,买得起就买,买不起不许强卖。
 

    顺便,废除朝廷给百姓的低息贷款。
 

    这一点,是沈玉耀成为太女后,动手做的第一个重大改革。
 

    也是皇帝给她的指点。
 

    给百姓低息贷款,让百姓可以在缺少粮种的时候,续上一季粮食,等收获后,再还给朝廷十分低的利息,本来是一项非常好的政策,于国于民都有利。
 

    但是政策在制定之初无不是为国为民,可当政策落到底下时,无不是压榨百姓。
 

    地主豪商利用此政策钻空子,命令底下佃农去借,而佃农借来的贷,自然要他们去还。
 

    佃农本来就是租赁的地,交完租子只剩下微薄的粮食可以度日,还要背上朝廷的利息,简直喘不过气。
 

    普通的百姓更不要说,明明是自愿的贷,却被人强压着去贷,家中田地少,人口少的,直接被这贷弄得家破人亡也不少。
 

    现在这事儿还没有扩大,等扩大到几乎所有高层都卷入其中,那就不好办了。
 

    只是地方豪绅与地方的小官,朝廷还能动手。
 

    “在你皇祖父那时,天下百废待兴,百姓手里实在是没有粮种,因此才定下此政,可是时间长了,不变则生变,现在此政已经无用,甚至成了祸国之端。玉阳,古言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你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但你还是需要低头去看看,那些最普通的人。”
 

    得知沈玉耀寻找为冬州百姓御寒的“云花”,又找到了良种,让冬州百姓种植,皇帝都很欣慰。
 

    沈玉耀治理国家的路子很不一样,寻常人君,就好像是修补之人,哪里有了窟窿,就找来材料,修修补补,只要还能用,就会一直用下去。
 

    求得是一种安稳。
 

    但是沈玉耀不同,遇到困难,她的第一反应是她要解决它。
 

    就好像看到窟窿,先是让人修补,随后又开始思考,为什么这里会出现窟窿,她要怎么解决这里出现窟窿这件事。
 

    这个想法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会让人变得很累。
 

    同时也会让人变得很飘。
 

    必须先解决眼下的困难,再去思考困难为何出现,眼下的困难还没有解决,岂能先行一步到前头
 

    沈玉耀知道是她太过跃进的步伐,让皇帝觉得不妥了,她必须承认,她急了。
 

    她很想一蹴而就,想要将自己看到的所有问题都解决掉,却不明白,这世上从来没有任何事情,是能一蹴而就的。
 

    大多数事情,是一点点发生改变,从来不是人改变了人间,而是时间改变了人。
 

    沈玉耀听了皇帝的话后,压下了她之前的躁动。
 

    “父皇,女儿是不是做错了之前秦国相私下同女儿说,朝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忙过。”
 

    连秦国相都开口了,可见沈玉耀下派下去的任务到底有多多了。
 

    皇帝笑着摇摇头,“没事,也该让他们这些老家伙动动筋骨了,年轻人都比较活泼。”
 

    “女儿知道了,多谢父皇教诲。”
 

    沈玉耀意识到了她的浮躁,她尽量让自己静下心,不再想着那些零零碎碎的未来畅想。
 

    皇帝伸手摸了摸女儿的头,他没有说的是,他很乐意看女儿还需要他的样子。
 

    而且他的太女,并没有任何错处,她是性子急了一些,太想让这个国家变好,总比那些想着办法满足自我享乐的人,要强上太多。
 

    “听说你最近在宫里行走,都不骑马乘轿了,改骑什么,自行车了”
 

    皇帝见不得宝贝女儿心情低落,说起了一些趣事。
 

    “恩,是之前没来得及给父皇看的新奇物件,今日天色已晚,不好骑行,明日女儿为父皇示范一番。”
 

    沈玉耀没有被这个新话题带跑,只安排了一下明日行程,随后接着跟皇帝说起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