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 56 章(第3页)

 

    紧张于女儿能不能应对朝臣,同时紧张这个国家未来的命运。
 

    沈玉耀复低下头,抬起右手来,她的一举一动都被朝臣们的眼神捕捉,这个禁言的举动,比直接喊话要直观,还在问她的朝臣,不自觉的服从沈玉耀的指挥,闭上了嘴。
 

    当所有人都不再说话的时候,寂静的大殿会带给人强大的压迫感。
 

    沈玉耀就顶着那四面八方投过来的压力,缓缓点头,“蔡尚书所言,句句不差,只要我们开辟海上商路,大力发展海运,必定有数不尽的钱财从四面八方涌来,到时,我大庄便是最为富有的国家”
 

    沈玉耀的话煽动性很强,这样的话落在大臣们耳中,反倒让他们发热的头脑冷静了下来。
 

    第一个说话的是秦国相。
 

    “敢问公主,海上之国,可有证据”
 

    “有,南部常有外来客,面容与我中土人士大为不同,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在他们的国度,有名贵的香料,璀璨的宝石,诸位家中应该都有南方进献的珍宝,大多来自于海上之国。”
 

    不说别人,秦淑君手上就有来自南方的宝石,一颗人眼大的红宝石。
 

    香料自更不必说,哪个京城大族,族中会没有香料存在
 

    秦国相问完,兵部尚书曾展上前,“敢问公主,若要出海,遇海上贼寇,大海茫茫无撤退之路,无援军相护,如何御敌”
 

    “训练海军,以船为陆,配以护佑小船,绳索相连可灵动作战,以旗语传递信息,可为斥候,探索前路。”
 

    大船周边布置小船护佑,这样会有更多选择,小船轻便,还能在前方探路。
 

    至于别的武器,沈玉耀目前还不打算拿出大炮一类,等大炮一出,海上再无敌手。
 

    曾展若有所思,旗语在陆地作战时也会用,比起人大声喊,旗子挥舞和特定的动作,能传达更多信息。
 

    “敢问公主,西北互市所得钱财能否供给造船之用若不足,该如何”
 

    于数只关心户部的钱能不能准时给他,如果造船开支太大,户部不会拖欠官员的俸禄,或者像前朝一样,给官员发什么私印票据吧
 

    私印根本没人认,花不出去的东西,那就是一张废纸还会有人胡乱伪造,流入民间后危害更大。
 

    断谁的钱,也不能断了官员们的俸禄银子啊。
 

    “西北互市的税,会先补足边塞军费,其后用以发放边城官员俸禄,剩余税款才会充入国库,大船前期不必建,先以小船入海,摸清航线的同时,与海上国家接触一番,提前开始海运,以海运之货款养船,不会碰国库一分银子。”
 

    沈玉耀说到这儿,顿了一下,又补充道“成立海运司,定期派出海军清扫海上贼寇,护卫海运货船安全,建立新港口,供给民间货船进出,收微薄税款,掌控进出港口货物金银数量。”
 

    在沈玉耀口中,海运的事情甚至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框架。
 

    周遭大臣是连连点头,和此事完全无关的刑部尚书石炳生,看沈玉耀的眼神充满震惊。
 

    像是从来没看见过沈玉耀一样。
 

    新任礼部尚书当透明人,而工部尚书一言不发,明显是将此事所有决策权都交给皇帝,皇帝说什么他就干什么。
 

    沈玉耀说完后,四周鸦雀无声。
 

    看没人问了,沈玉耀突然又有点儿紧张了,她咽了口口水,求助的看向皇帝,她看不见皇帝的脸,但能看见皇帝明显已经放松了的身体。
 

    这一关,算是过去了,并且沈玉耀给了所有人一份出乎意料的满意答卷。
 

    “哈哈哈哈好好啊,不愧是朕最疼爱的玉阳公主诸位爱卿,可还有疑惑未解”
 

    皇帝笑的合不拢嘴,他是真的没想到,沈玉耀给了他如此大的惊喜。
 

    沈玉耀丝毫不落下风的侃侃而谈,皇帝都看在眼中。
 

    对于这个女儿,皇帝突然有了新的想法,并且那个想法在心底一点点扎根,让他愈发坚信自己所想是正确的。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我大庄有玉阳公主,实乃百姓之福啊”
 

    之前皇帝夸赞太子的时候,秦国相也会顺着夸两句,但那时候,他的夸赞里附和皇帝话的意思居多,也就是说点儿好话哄皇帝开心,也是给自己的女婿一点儿面子。
 

    但是现在,他顺着皇帝夸赞沈玉耀,那纯纯是出自本心了。
 

    要知道,沈玉耀今年可才十四岁啊
 

    他十四岁的时候,还在寒窗苦读,别说让他在这么多位高权重的大臣面前说话,就是让他到自己夫子面前回答问题,他有时候都会紧张的磕磕巴巴。
 

    沈玉耀的表现实在是太优秀了,回答问题有理有据,所思所想全面广阔,每一句都言之有物,谁能信她只有十四岁二十四岁也做不到这一点啊
 

    不是没有大臣觉得沈玉耀的表现都是皇帝教的,但即使如此,也够他们惊讶了。
 

    皇帝不教皇子,而是去教导公主,这个举动代表着什么让人细思恐极。
 

    如果是皇帝教的,他们以后必须另眼看待沈玉耀这位受宠的小公主。
 

    如果不是皇帝教的,他们更要高看一眼沈玉耀,有这份能力的公主,势必不会被困在后宫。
 

    其他官员也跟着秦国相的话头来夸赞沈玉耀,沈玉耀没有留在明面上享受夸奖,而是老老实实的向皇帝行了一礼,站回原本站的角落。
 

    她一回去,就对上了沈清瑾冷淡的目光,她从对方的眼睛里,清晰的看到了敌意。
 

    看来沈清瑾已经明白,她已经踏上这个舞台,成为他的对手了。
 

    沈玉耀知道这一天终会来临,心中反倒有股大石头落地的感觉。
 

    没等她细想日后该怎么应对来自沈清瑾的手段,今天才又来上朝的沈泽玙就凑过来,小声的夸赞她,“玉阳你就是这个太强了”
 

    他竖起大拇指,还算记打,没再在朝堂上大声喧哗。
 

    沈玉耀冲这个心思单纯的四哥笑了笑,“多谢四哥夸奖,今日四哥顺利上朝,也是这个。”
 

    她学着沈泽玙的样子,竖起大拇指,面上没有丝毫激动和得意,好像现在那个被无数朝臣夸奖的玉阳公主不是她一样。
 

    宠辱不惊,临危不惧。
 

    二皇子沈沂琰松了口气,他知道,自己已经退出这场斗争了,以后就是曲贵妃的两个孩子相斗,再没有他的事了。
 

    有些人生来便是皇者,从来不是权力成就帝皇,而是帝皇成就至高无上的权力。
 

    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势传遍朝野内外,沈玉耀人还没有下朝,后宫就已经有所耳闻。
 

    得知自己的女儿站在朝堂上,一人接连面对一位国相,三位尚书的刁难时,曲贵妃感觉呼吸都不通畅了。
 

    又得知女儿竟然完美的应对了这副前无古人的场面后,曲贵妃眼前一黑,差点儿没晕过去。
 

    到底还是没有躲开,她的女儿终究还是往前走了这一步。
 

    曲贵妃很心累,她还要准备祭祖的事情,还要操心两个孩子,她不止一次的想,她真是造了孽,才会生出这么两个不省心的小东西
 

    可正如沈玉耀对曲贵妃所说,命运的安排,人力无法左右,她也不想这样出风头,可机会摆在面前,不抓住这个机会,她日后会恨现在的自己。
 

    今天发生的事,比沈玉耀想象中影响还要大。
 

    第二日皇帝祭祖,沈玉耀跟着跑了一天,又是跪又是拜,整个人都累得快虚脱了,等她回行宫的时候,不少跟着出来祭祖的官员,竟都给她递了帖子。
 

    帖子内容无不是最近京城的各种宴会,赏花宴、诗会、哪家的生辰大宴等等,全是沈玉耀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以前这些请帖都是递给申王的,现在又给了沈玉耀一份。
 

    竹香没有处理过这些,无措的将东西递到了沈玉耀手边,沈玉耀也很苦恼。
 

    这种聚会就是去开拓人脉的地界,她当然很想去,可她去的话,是不是太显眼了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应该遵循起伏定律,那就是当出现一个将人们情绪拉到最高点的事件时,最好不要再折腾,等人们的情绪稍微平息一些,再扔出下一个事件。
 

    这样才不会把人给逼疯。
 

    特指不会把沈清瑾给逼疯,沈玉耀怀疑她要是天天在外面晃,四处结交人脉,沈清瑾敢派杀手来暗杀她。
 

    沈清瑾是真的可能这么做的,他对付太子时,手段就很狠辣,设局让一地太守锒铛入狱,命丧狱中,不都是他的手段嘛。
 

    就算沈清瑾现在脑子不清楚了,他身边的人都还在,他认不清现实,他的幕僚能认清啊。
 

    沈玉耀打算给她大冤种亲哥一点儿喘息的时间,只应了秦家的邀约,打算去跟秦淑君谈谈。
 

    可是沈清瑾并没有觉得自己喘了一口气,他觉得沈玉耀的威胁,已经大到让他几近窒息。尤其他得知皇帝并未晋曲贵妃位份的消息后。
 

    占不了嫡也占不了长,他的胜算更小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