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 14 章(第2页)

 

    不想和友人渐行渐远,不想与父母亲人一年见不了几面。
 

    不想和不爱她的人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不想做世人眼中合格的太子良娣。
 

    太多不想,太多不甘,被时光一点点压制在心底,被她狠心压在了暗无天日之处。
 

    沈玉耀的问话,就像是凿子凿开了石缝,有光透下来,新鲜的空气让她终于能喘息片刻。
 

    “想玉阳,真的可以吗”
 

    原主受宠,指的是宫里那几个站在食物链巅峰的人,都喜欢原主。
 

    包括在千音观的那位老太太。
 

    “当然,交给我吧”沈玉耀之所以说要去千音观,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找个皇帝安心的去处,也因为只有皇太后,才能压住太子。
 

    皇帝都压不住,上次现场吃瓜,她算是明白了,沈崇表面严厉,实际上还是会为了孩子让步。
 

    沈崇对太子还剩多少喜爱,沈玉耀不清楚,但是她知道,父母让步有时候并不是因为多么疼爱孩子,很多时候是因为习惯。
 

    因为是父母和孩子,所以父母愿意让着孩子一些,下意识愿意退步一些。
 

    沈玉耀总觉得,按照太子的性格,沈崇若是年不死,太子一定会折腾到沈崇对他没有多少耐心咯。
 

    皇太后和太子的关系并不算特别亲近。
 

    虽然皇太后姓郑,与郑婉婉还有亲戚关系,但皇太后的郑都快和郑婉婉的郑分家了。
 

    先皇乃是开国皇帝,只不过郑家势大,先皇为稳定朝中格局,大开后宫,那时先皇第一任妻子身体不好,很快病逝,后来才娶了皇太后入宫为当时的皇后。
 

    皇太后与先皇年龄相仿,皇太后二嫁,先皇二婚。
 

    两人倒是般配,可这两人在一起都不是因为感情,而是夹杂着各种利益,宫里宫外一直有传闻说先皇第一任皇后与皇太后前夫的死都有猫腻,只是谁也不敢明说。
 

    反正皇太后确实很讨厌郑家人,沈崇登基后,皇太后总是会在千音观清修,美名其曰为先皇祈福,只有年底会回宫一趟。
 

    简单野炊过后,再度启程,很快就看到了千音观的大门。
 

    千音观和一般的道观一样,修筑在山间,因为皇太后在此清修,所以有一条能过马车的路从山脚修到半山腰。
 

    千音山是大山,上山的路倒是不算崎岖,就是颠簸了些,路上石子不少,到了千音观前,沈玉耀脸都白了。
 

    她这次不是感觉骨头架子要散,而是觉得胃里中午吃的东西都要吐了。
 

    古人适应良好,秦淑君下来的时候面色依旧,还调侃沈玉耀。
 

    “玉阳你这身子骨还是太弱了些,等之后习武时,可要让教习好生给你打打基础。”
 

    沈玉耀想说,等她学会骑马,打死她也不要坐什么马车了
 

    千音观前早就等着不少女道士,坤道道长们站成一排,为首两人,均是白发。
 

    一人比较眼熟,是皇太后身边的亲信。
 

    沈玉耀赶忙上前招呼,“青珍姑姑”
 

    一行人给两人行礼,“贫道给玉阳公主请安,给良娣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