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天下文藏图

    无数文物再度沉浮不止,不知道是不是单铭的错觉,他隐隐觉得身前的天下文藏图比起前几日,要更有灵性一些。

    他心中默念中医相关文物,轻轻将手覆盖在了文藏图之上。

    玄黄之气流转,文藏图上如同烽火狼烟一样,一个个高亮的烽火台缓缓浮现。

    单铭心中明悟,这每一个烽火台就代表了一件文物。

    只要将意识触碰那些烽火台,便能得知开启此处文藏需要多少的文华值。

    只可惜所有的信息只有消耗文华值才能看见,换句话说,这就是开盲盒。

    但是消耗的文华值越多,文物的品级相应的就会越高。

    至少所有的文物都是和古中医相关的,不会出现消耗大量文华值结果得到的是其他类型的文物。

    天下文藏图上这次一共标记出了十个高亮点,价格分别从十点文华值到四千文华值不等。

    那个四千文华值的烽火台极为谣言,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占据了地图上的半数光辉。

    单铭虽然眼馋,但是奈何口袋空空,只能干看着。

    最后筛选下来,只有两处文物看着还算合适点。

    一个价值二十文华值,另一个价值三十三文华值。

    单铭犹豫了一下,还是毅然选了三十三文华值的那件文物烽火台。

    地图左上角的文华值缓缓减少,一股文华青气涌入了那烽火台之中。

    其余的烽火台瞬间隐去,只留下那一座文物烽火台由空中砸落于京都市的正上方。

    看来单铭运气不错,这文物竟然就正巧位于京都市内。

    随着文华青气涌入的越多,烽火台逐渐分崩离析,露出了藏在最中心的文物。

    那是一册书。

    只不过很厚。

    比起天工开物起来不知道要厚上多少倍。

    最上面一册的书封上,有着四个大字。

    《医宗金鉴》。

    等到单铭看清楚这四个字,脑海中就瞬间浮现出一个人名。

    吴谦。

    雍正、乾隆年间的名医,曾任太医院右院判,作为御医经常服侍在皇帝左右,多次得到嘉奖。

    乾隆四年,乾隆帝诏令编纂医书,命吴谦、刘裕铎为总修官。作为总修官,吴谦为《医宗金鉴》的成书做出了重要贡献。吴谦认为,医经典籍以及历代各家医书,存在着“词奥难明、传写错误、或博而不精、或杂而不一”等问题,应予以“改正注释,分别诸家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