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英明杨老三

第906章 扶余王(第2页)

一旦这四大强国结盟成功,东洲的形势就完全改观了。

分为两大阵营。

西部阵营,就是大齐国、大晋国、大燕国和大成国。

具体,哪一国当盟主,只等西部阵营的太子大会结束之后,便会见分晓。

不过呢,最尴尬的一点是,大成国暂时没有太子。

不得已之下,高光远只得派了一个宗室弟子前往。

太子大会,却没有太子参加,就意味着大成国放弃了盟主之位。

本来呢,在四国之中,大成国的实力就不是最强的。

此番损兵二十万之后,大成国的实力就成为四国之中最弱的一个了。

而四国之中实力最强的大燕国呢,在损失了二十几万兵马,以及上将乐鸿和柳孝彬之后,实力跟大晋国和大齐国就差不了太多了。

而四国之中实力最强的大燕国呢,在损失了二十几万兵马,以及上将乐鸿和柳孝彬之后,实力跟大晋国和大齐国就差不了太多了。

而大燕国是主动发起联盟的国家,基本上也就意味着,放弃了盟主之位。

所以呢,四国联盟的盟主,只能从大齐国或者大晋国中产生了。

而会盟的地点,是大晋国的都城晋阳城,可见大晋国准备拿下盟主之位的决心。

东部阵营呢,自然就是大夏国、大辽国、高丽国和倭国了。

大夏国与大辽国是盟国,高丽国和倭国是大夏国的附属国。

高丽国和倭国是小国,实力远不如西部阵营的大国。

更不要说,倭国虽然明着是大夏国的附庸国,但随时都会成为一把利刃,狠狠刺入大夏国的体内。

另外,还有一个扶余国。

扶余国的国王叫做扶余王,都城在吉林。

扶余国的国土面积,并不算大,只是之前大夏国的一半,人口是不足之前大夏国的五分之一。

但因为处在苦寒之地,又以游牧为生,扶余国的男女老少都是狩猎能手。

也就是说,一旦有了战事,扶余国的成年人,不分男女,都可以上阵杀敌。

这么一来,这个扶余国就相当可怕了。

不用农耕,以打猎和放牧为生,全国百姓都是战士,妥妥几百万大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