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英明杨老三

第1455章 填海?圈海?


  接下来,燕国彻底进入休养生息的模式。

  萧逸暂时也留在了长安城,毕竟这个时候是春天,长安的气候和景色还是很不错的。

  北洲国。

  末时克城。

  却笼罩了一层愁云。

  余仲奎的人,历尽千辛万苦,冲破层层阻碍,终于探查到了东洲的真正情况。

  北洲国王宫中。

  碧娜诗头戴王冠,端坐在王位上,听着余仲奎的汇报。

  余仲奎,因为无法回到东洲,更别说回长安了,只能留在北洲国。

  碧娜诗跟威尔逊王不同。

  威尔逊王最大的毛病,就是任人唯亲,除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之外,对外人并不怎么信任。

  而碧娜诗则不同。

  或许是因为父兄都不在了,身边没有亲人可用。

  于是,碧娜诗在威尔逊王的老部下,以及北洲国的贵族中,提拔重用的一批人才。

  而且,当碧娜诗发现余仲奎非常有才,更是将他也加以重用,更是最为重用的一个。

  余仲奎,被碧娜诗封为北洲国的三相。

  北洲国的官制,跟西洲有点相同,但又略作改革。

  首相是最高的官位,但因为权力太大,被碧娜诗分为首相、次相和三相。

  碧娜诗的这个改革模式,就跟后世大明王朝的内阁制度很像了,只是大明叫首辅、次辅什么的。

  听完了余仲奎的回报之后,碧娜诗脸色深沉,一脸的担忧之色。

  大夏国投降了?

  东洲一统了?

  天下四洲,只剩下北洲,其余三洲皆在萧逸的统治之下。

  北洲国虽然实力不俗,但若想以一洲之力跟萧逸的三洲相抗衡,无疑是败多胜少的局面。

  自从继位以来,碧娜诗就开始广泛招揽人才,对热兵器进行改进。

  碧娜诗深深知道,北洲国若想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唯一的制胜之法,就是改进热兵器。

  这算时间以来,效果还是不错的,各种改良版的火枪啊,小炮啊,大炮啊,投弹的什么的,出现不少,大大增强了北洲军的战斗力。

  同时,碧娜诗也加紧加快北洲军的训练。

  在财政方面,碧娜诗提倡节俭,从她做起,省下来的钱全部投入军备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