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英明杨老三

第1252章 心里想的竟然是如何赚钱


  三人的思路都是一致的,必须要派人说服威尔逊出兵西洲,抵御燕军。

  接下来,就是派使者的问题了。

  郑珏义举荐的使者,是礼部尚书余仲奎。

  第一,余仲奎的身份足够,能显示出大夏国的诚意。

  第二,身为礼部尚书,余仲奎带头学习西洲语言。

  这余仲奎脑袋瓜聪明得很,虽然只是一两年的时间,已经可以跟西洲人娴熟地对话。

  萧昕也是这个意思,便准了郑珏义的举荐。

  然后,萧昕将余仲奎宣过来,余仲奎自然是欣然接旨。

  这可是一趟好差事啊。

  第一,没有任何危险。

  第二,也算是去北洲旅游一下,见识一下不同于大夏国的风光嘛。

  莫说是北洲了,余仲奎连长安城都几乎没出过,连大夏国的风光都没见过,更别说是燕国,以及出东洲了。

  第三,去的时候,多带些钱财,在北洲大肆采购一番,然后回到大夏国售卖,必然能大赚一笔。

  而且,若是能跟对方取得长期联系的可能,日后绝对会是财源滚滚啊。

  当然了,余仲奎不会亲自去做这事,而是会带上一个或者几个商人。

  商人们赚钱,余仲奎吃干股,万无一失。

  欣然领命之后,余仲奎就回去收拾东西,安排人手了。

  郑珏义的举荐之情,余仲奎是必须要还的,所以,临走之前,余仲奎须得前往郑珏义的府上拜访一下,带上一份厚礼。

  等从北洲回来,余仲奎还得再拜访一下郑珏义,再带上一份北洲的厚礼。

  第二天,余仲奎就乘坐一艘蒸汽轮船,前往北洲了。

  北洲的地域,只是东洲的一半,甚至于比东洲的一半还要小一些。

  在北洲,一共有十个国家。

  虽然国家的数量跟东洲是一样的,但是疆土的分布却跟东洲相差甚远。

  在东洲,大夏国、大蛮国、大燕国、大晋国、大齐国、大成国都是大国,疆土面积差不了太多。

  其次是扶余国,疆土面积是三分之二左右。

  高丽国、倭国和大辽国,就是疆土面积比较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