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英明杨老三

第1251章 该如何有所动作?(第3页)

  这么一来,那些秘密组织的人员没有一个不害怕的。

  毕竟,萧逸给他们的俸禄,绝对是极高的,犯不着跟官员勾结,以至于掉了脑袋,甚至于连累家眷。

  所以,燕国的官场几乎都是正气,秘密组织也不敢胡作非为,使得燕国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做到了大治。

  燕国的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他们早就忘了自己以前是大蛮国人啊,还是大燕国人啊,还是大齐国人啊,什么的。

  他们只知道,他们是燕国人,是萧逸的子民,就已经足够了。

  一句话,燕国的情况,是民载舟。

  而大夏国呢,依然还是世家门阀的天下。

  最可怕的是,《燕王周刊》在大夏国暗中流传着,虽说萧昕已经下旨,禁止《燕王周刊》在大夏国售卖。

  实际上,却根本禁不住,反而使得《燕王周刊》的价格涨了好几倍。

  可即便如此,《燕王周刊》在大夏国的销售量,并没有减少太多。

  老百姓们,最喜欢看的,就是《燕王周刊》。

  不单单是反腐专栏,萧逸更是在《燕王周刊》中详细描写燕国百姓的生活情况,以及各地的旅游情况。

  再加上,北上和南下经商的商人,他们带回来的信息,跟《燕王周刊》的描述,几乎是完全一样的。

  这么一来,燕国就成了大夏国百姓心目中的净土,大夏国百姓对大夏国朝廷,以及世家门阀的怒气,也就更大了。

  只不过,因为大夏国的军队有了热兵器,这些百姓想要再起义什么的,只怕就更难,所以他们也就只能压制,盼望着燕军能早一日打过来。

  萧昕或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郑珏义似乎也没有感受到这一点,甚至于所有高高在上的世家门阀都没注意到这一点。

  但是,关河北却派人暗中调查过民意,深知这其中的厉害之处。

  一句话,一旦燕国与大夏国开战,大夏国很可能会自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