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英明杨老三
第1064章 高光远确实很恼火啊(第3页)
“朕将二十万兵马交给你,这是朕最后的本钱啊,全被你败坏光了。”
高世功跪在地上,一声不敢吭,红着脸,羞愧之极。
论及打仗,他跟他哥哥高世成相比,确实差了一大截子。
高光远确实恼火啊。
兵马没了,粮食被烧了,大成国已经乱得不成样子,他这个皇帝快成为摆设了。
最让高光远睡不着觉的是,他跟萧逸有宿怨啊。
萧逸灭了大燕国,没有饶了燕皇柳军天。
你想啊,等萧逸灭了大成国之后,还会饶了他高光远的性命吗?
高光远心里更明白,大成国覆灭之日不远了,他现在最急迫要做的事情,就是想办法保命。
保命?
那就得离开大成国了。
有两个去处。
第一,大齐国。
但是,萧逸灭掉大成国之后,下一个目标铁定是大齐国。
四国去其三,单单一个大齐国如何能扛得住燕军的兵马?
所以,高光远投奔大齐国,只能安然无事一段时间。
等大齐国被萧逸灭掉,他就只能被萧逸瓮中捉鳖了。
第二,就是大夏国了。
萧天行与萧逸失和,东洲几乎是人人皆知。
尤其是萧逸自请封燕王,更是不等萧天行的圣旨下,就已经自称燕王了。
以至于,萧天行得知此事之后,将萧逸的奏折压下,一直没有给他批复。
这也就意味着,萧逸彻底脱离了大夏国,父子二人也彻底闹崩了。
所以,高光远只说萧逸必杀他,去投靠萧天行,萧天行一定会保他。
这就是失和,萧逸要杀的人,萧天行哪怕跟他没有关系,也一定会力保。
反过来,萧逸要保的人,萧天行也一定会杀。
一番深思熟虑之下,高光远放弃了投奔大齐国的念头,准备投奔大夏国。
于是,高光远派出心腹,拿着自己亲笔的降书,快骑赶往长安城,求见萧天行。
高世功跪在地上,一声不敢吭,红着脸,羞愧之极。
论及打仗,他跟他哥哥高世成相比,确实差了一大截子。
高光远确实恼火啊。
兵马没了,粮食被烧了,大成国已经乱得不成样子,他这个皇帝快成为摆设了。
最让高光远睡不着觉的是,他跟萧逸有宿怨啊。
萧逸灭了大燕国,没有饶了燕皇柳军天。
你想啊,等萧逸灭了大成国之后,还会饶了他高光远的性命吗?
高光远心里更明白,大成国覆灭之日不远了,他现在最急迫要做的事情,就是想办法保命。
保命?
那就得离开大成国了。
有两个去处。
第一,大齐国。
但是,萧逸灭掉大成国之后,下一个目标铁定是大齐国。
四国去其三,单单一个大齐国如何能扛得住燕军的兵马?
所以,高光远投奔大齐国,只能安然无事一段时间。
等大齐国被萧逸灭掉,他就只能被萧逸瓮中捉鳖了。
第二,就是大夏国了。
萧天行与萧逸失和,东洲几乎是人人皆知。
尤其是萧逸自请封燕王,更是不等萧天行的圣旨下,就已经自称燕王了。
以至于,萧天行得知此事之后,将萧逸的奏折压下,一直没有给他批复。
这也就意味着,萧逸彻底脱离了大夏国,父子二人也彻底闹崩了。
所以,高光远只说萧逸必杀他,去投靠萧天行,萧天行一定会保他。
这就是失和,萧逸要杀的人,萧天行哪怕跟他没有关系,也一定会力保。
反过来,萧逸要保的人,萧天行也一定会杀。
一番深思熟虑之下,高光远放弃了投奔大齐国的念头,准备投奔大夏国。
于是,高光远派出心腹,拿着自己亲笔的降书,快骑赶往长安城,求见萧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