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你在过什么样的日子(第2页)

  阻止了赵奶奶,顺便把话题又拉开,果然,赵奶奶顺着姜诺的话,想了片刻,然后认同的说着,“对对对,我得多攒点。”

  赵奶奶重新拿起绣棚,低头绣着,脸上依旧带着笑意,“我啊,穷苦人出身,儿子刚成亲那年,家乡闹旱灾,我那死老头子有点手艺,家里攒了些钱,

  儿子就带着我们老两口,来了京城,刚到的时候,儿子在酒楼跑堂儿,儿媳在大户人家浆洗,老头子在铁匠铺子帮工,我在家绣些个东西。

  后来攒够了钱,儿子和儿媳妇就租了个摊位,卖面、卖馄饨,儿媳妇在旁边,卖包子和馒头。

  日子才越过越好,原本也想送小孙子去念书,可这日子虽然富裕了些,那也实在念不起书啊。”

  姜诺三人坐在桌边,听着赵奶奶说着这些家里得事儿,含竹听的最有感触,等赵奶奶说完,居然抹了把眼泪,“我家里就是穷,穷到妹妹都饿死了,我在山上挖野菜,遇见了人伢子,三两银子,就把自己给卖了。

  我走的时候,娘哭的整个村子都听见了,可是没办法,在没有吃的,弟弟也得饿死。

  跟着人伢子来了京城,进了府里,姨娘听我说了这件事,给了我银子,让我给家里寄些银子,可我问了老乡,她们说,我走后第二年,家乡就闹了水灾,都逃了,不知道人都去了哪里。”

  烈雨没有说话,但是目光呆滞,显然着思绪已经飘走了。

  姜诺知道烈风和烈雨家中的事情,含竹和赵奶奶是过苦日子,烈风和烈雨是过有血海深仇的日子。

  姜诺,过穿越的玄幻日子。

  唉,这一屋子的女人,真是不平凡。

  除了姜诺,含竹和赵奶奶都没有注意到烈雨的沉默,含竹说完自己的事情,长长的哀叹一声,“若是我家里能和赵奶奶家一样,越过越好,我也希望可是念书,或者送弟弟去念书。”

  听着含竹的话,姜诺想起一句话,“母弱出商贾,父强出侍郎,望族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姜诺说完,含竹愣愣的,她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有完全懂,眨巴着眼睛,示意姜诺解释解释。

  姜诺低头微笑,粗略的解释,“意思就是,父母弱,就学着做生意,有钱了改变命运,父母强,就可以踩在父母给搭建好的架子上,去拼仕途,做官;

  整个家族都很强盛,就利用家族名望留在家乡发展,家境贫寒,出路就在脚下,走出去,去寻找机会。”

  这句话出自什么时候,姜诺不清楚,只是以前听二叔说过,不知道适不适应这个年代。

  毕竟在这里仕途永远是第一位的,大周的商人虽然不像历史课本中记录的某些朝代一样,没有地位,是末流。

  这也是因为大周历代皇帝都还算比较重视商业,因为商业的税收极高,国库三分之二的银子,都是商业税收。

  在姜诺看来,大周的历代皇帝,脑子是有点超前的,身份地位很重要,但是银子更重要,否则人都饿死了,地位再高也复活不了。

  有的朝代,一样是商业高税收,但是他收了你的钱,诶,还瞧不起你,气不气人你说。

  大周的皇帝,脑子还算清醒,商人虽然地位比不上当官的,和农民比起来,也不至于被贫农踩在脚下。

  做生意,赚银子多,但是风险大,税收高。

  种地,赚的银子不多,但是风险小,享受税收减免,如遇天灾,朝廷会拿银子补贴。

  这句话在赵奶奶一家体现的就很淋漓尽致,家乡穷,就出来找门路,

  父母弱,儿子就做生意,等家里日子好些了,尽可能的让孩子去念书,

  一步步的脚踏实地,若是这小孙子将来科考中榜,那整个家都算成功了。

  聊着天,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带着赵奶奶来到之前培训按摩师的房间,里面还有两张特制的按摩床,刚好让赵奶奶躺下,体验了一次洗头服务。

  头发洗完,擦干之后,站在太阳光下,颜色是红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