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腾飞之路青岛可乐

1568 长安(第2页)

 “不,不!二十八!就二十八!”军卒悲愤莫名,一口吞下手心的麦粒,然后一步三回头的向队伍最后走去。

 军卒期待的赦令最后也没有从李世绩口中说出,所以很快,在队伍末尾,就响起板子落下的声音,以及军卒咬牙的闷哼声。

 大军行进,不得毁坏庄稼!

 这条没有写进律条的规矩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但它却一直在军中广为流传。

 这里面,哪怕强如曹操,也在惊马践踏了麦田后,以割发而示惩罚!

 估计,此时被打板子的军卒也很想用头发来代替自己手贱惹得祸,但是没办法,人家是枭雄,他只是狗熊,还是被打的痛哭流涕的狗熊。

 二十八下板子,一下不多,一下不少!而且每一板子,几乎都是同样的力度,既不把人打坏,又让人痛不欲生!

 或许,如果此时能看到这片地的主人,军卒一定会恶狠狠的告诉他:“下次种地一定不要这么用心,随便种种就行了,最好连谷粒都不要结,只要结出点麸皮就行!

 “狗娘养的,下手真黑!嘶……疼!”

 生生挨完了所有板子,军卒吸着凉气从地上爬起来,然后扶着腰,一瘸一拐的向麦地里走去。

 “喂!你又去干嘛?”

 后面,几个军中兄弟看着他的背影,大惊失色,以为他被打坏了脑袋,急忙喊到。

 “叫唤什么?!”被打的军卒听到喊声,这人恼怒的回头骂道:“叫唤什么?老子去茅厕不行?啊……噗通!”

 “呃……”

 眼睁睁看着这家伙被我一块石头绊倒,重重的摔倒在麦田里,顺便在齐整的麦田里砸出一个大字形,包括军法官在内的所有人都闭上了眼睛。

 刚刚只摘了一株麦子,就被打的屁滚尿流,如今压倒一片?

 “最少,也得几千株麦子,要是按刚刚的算法… …一万多下板子……哎! ”

 那个倒霉的军卒最终还是没有被打上一万板子,而是被罚留在了这里,帮此间主人将这几十亩地的粮食全部收完。

 “大将军说了,不是喜欢粮食么?这下让你一次喜欢个够!”

 黑着脸的军法官丢下这句话,头也不回的就跟着大部队离开了这里。

 身后,独留下欲哭无泪的军卒,还有那个惊喜莫名的老农。

 麦收,永远都是整个大唐最紧要的事情之一!

 每当来到这个时节,不管你是如何的地位显赫,如何的战功标榜,都一样要脱下华贵的丝绸衣衫,换上灰蓬蓬的粗布麻衣,开始到麦地里一刀一刀的收割着麦穗。

 别发笑,这是真的!

 真到连律法上,都有记载这一条法律,真到连皇帝和皇后,都会去田地里认认真真的割上一天麦子,尝一尝百姓的辛苦!

 所以这时候,如果你在长安附近看到一个埋头割麦子的人,千万不要以为他就只是一个庄稼汉,因为此人说不定就是当朝宰相,或者是…整个大唐的皇帝!

 齐整整的麦田里,小李子奋力的挥舞着镰刀,而每一刀下去,都会在眼前清出好大一片空地。

 在他身边,头上包着青色头巾的长孙则一边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手脚麻利的将小李子割下的麦子用篾条捆扎起来,堆放在身后。

 至于身后这些堆放起来的麦子,很快又会被两个约摸只有八九岁的男孩抱走,摞在田边地头的一辆牛车上。

 “乾儿,泰儿累么?”在两个男孩又一次往返于牛车与麦地的时候,长孙停下手中的活,理了理贴在额头上的头发,笑着向两人问道。

 “这……”两个男孩互相看了一眼,然后齐齐的摇头:“不累!”

 “呵呵,都干了一上午了,怎么会不累!走,咱们去田边先休息会!”看了互不服输的两个儿子一眼,长孙好笑的站起身,拉起两人的手,就要往田边走去。

 “可是,父皇还没来。”年纪稍大的孩拉着长孙的手,眼睛却向仍在埋头苦干的小李子看去,似乎并不愿意丢下父亲,自己跑去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