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许平安亲自出手(第2页)

  “刚才和东海使团比试的时候,大学士詹老直接认服了,这就让大梁陷入了被动。”

  “我们现在过去,应该轮到东海国出题。若是这题我们打不上,那明天坊间就会传出东海国文学地位力压大梁。”

  “如此的话,后果你可清楚?”

  清楚……魏贤这么一说,许平安马上就清楚其中含义。

  这场文学比试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接下来几天两国的谈判。

  因此,皇帝太急匆匆喊他过去,一看就是想让自己救场的节奏。

  “魏公公,我们大梁真就无一人能战?”

  “哎……这事回头再说吧……”……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这边是我的上句。”

  书勤环顾一圈,双手负于身后,一脸平静。

  就在刚才,使团团长车斌悄悄和他打过招呼,这一轮一定要赢下。

  书勤做为东海人,自然有心为国家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而来之前,自己书院的院长就曾叮嘱自己,若是有机会与大梁学士切磋,一定要全力以赴。

  因为东海在文学地位上,被大梁压制得太久太久,今时今日,也该轮到东海起势了。

  前面两对,书勤只是想要试试大梁学士的水平,所以在题目上稍微有些放水。

  可经过刚才詹老那个对子后,他才体会到大梁国的文学底蕴。如果不是自己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或许上一轮就要败了。

  现在,主动权回到东海这边,那自己更不能再放水了。

  因此,他直接放出自己的压轴题目。

  这题的震撼,也如他所料,大梁国学士们无一人能回答。

  他们三五成群扎堆一起,相互拆题相互讨论,但结果无一都是摇头叹息,皆说句式太难。

  詹老,大梁国文学第一人,同样露出痛苦沉思的表情。

  他比其他人稍微强一点的地方,是他能拆解出句式的结构和意境。

  但让他短时间写出相同句式,这点他自认暂无办法。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所得所感分享给其他学士,希望能通过众人才学回答上这道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