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大哥入郎官


  刘秀沉吟片刻,陷入了深思的状态,

  应天府内的政治形势远比他要想的复杂,

  虽说自从淮西勋贵斗败浙东派之后,

  整个官场上只有一个派系,便是淮西派,便是太子派,

  但其实在淮西派之中也各是门庭林立,

  粗略的讲,淮西派直接可以分为文武两大派,文派以李善长为主,而武官以徐达为主,

  大明武官多是随着老朱一路从泥腿子打上来的,建立大明立功甚多,

  况且如今大明四周边境未定,武官还有着大量立功的机会,大明也需要武官的存在,

  然而老朱的政治策略已经隐隐的开始向文官倾斜,例如重视科举,重视世家,

  这些都为文官集团提供了良好的温床,

  老朱也是忌惮,唐宋元时期,武人当道的局面,所以除了行军打仗之外,开始隐隐的架空武官力量,

  府兵制的建立,使得武官不得拥有自己的军队便是其一,

  而文官集团内,李善长便是永远屹立不倒的常青树,

  开国之初,他先任左丞相,然后几起几落,

  如今,依旧在大明朝堂上屹立不倒,

  更为可怕的是,原本的宰相胡惟庸,便是李善长的门生,

  当时,老朱大兴胡惟庸案的时候大肆株连,但唯独留下了最该被株连的李善长,足以见老朱对李善长的宠爱非凡,

  朝堂上的变化风云诡谲,

  一些武官意识到,如果不变化,便难以有出路,

  因此,颖国公傅有德,便决定脱离武官集团,开始隐隐向文官集团靠拢,

  所以这才有的他儿子傅仁任户部尚书一职,

  如今,老朱自平定云南之后,把傅有德按在云南不动,更是大兴了郭恒案,

  傅仁也知晓是什么意思,自然而然从户部尚书的职位上退了下来,

  而此时,文官和武官集团达到了一个诡异的平衡,户部尚书的职位就那么虚置着,就如同一个烫手的山芋,

  但没想到户部大权最后竟然落到了自己老爹手里!

  老朱的这一步又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