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第3页)

  而宋瓒却把这做为了因,从而推出王朝灭亡是果。

  其实,兴并非勃焉,亡也并非忽焉,

  在其中是存在历史规律的。

  “先生,我不同意你的说法,”徐达沉声开口。

  宋瓒一副谦虚讨教的样子,微微行礼,“还请徐大人指教。”

  老朱挑了挑眉头,大笑道,“来,天德,让咱听听你是啥想法。”筆趣閣

  徐达挠挠头,说道,“陛下,我也没读过那么多的书,想的可能也不对…”

  老朱挥挥手,“行啦,有话就直说!”

  刘秀嘿嘿一笑,没想到老朱这小会议的氛围还不错,

  也只有这样轻松的氛围,才能碰撞出更多的灵感,

  不过,刘秀并不会这样直接插言,在场的都是他的长辈,一个小辈若是还如此不懂礼貌那就太过了,

  当然,空印案时候的大闹朝堂不算,

  那时候命都要没了,还扯礼不礼貌的,那不是傻子吗?

  徐达点头说道,“臣以为,王朝之兴在兵也。”

  “哦?”老朱摩挲着胡子,声音微微起伏,“仔细说说。”

  徐达继续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拿大明来说,周遭尽是虎狼,虽然解决了倭岛之患,然后鞑子还在大明寝侧虎视眈眈,随时准备趁虚而入。”

  “更东北的地区,女真部落也不安稳的很。云南的土司也是蠢蠢欲动…”

  “外患如此,国恒安?而纵观王朝灭亡无非两种,一种是外敌入侵,一种内部大乱,而无论哪一种,若是有兵的话便都能镇压住。”

  “这兵,并非是普通的民,而是百战善战的民,只要将四夷平定,何愁大明国运不恒久?”

  老朱闻言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

  宋瓒笑着摇摇头,“徐大人,你的话我并不认同。”

  老朱盘坐在榻上,两只手拄在腿上,一副大马金刀的样子,见宋瓒和徐达两人呛了起来,老朱又是转头看向宋瓒,

  刘秀见老朱这副模样,不由暗道,

  老朱,你可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