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千秋一帝!


  正常的想法是,

  人口越多,国家税收越高。

  其实,这是有上限的,而上限则是耕地的数量,

  大明如今算是新立之国,人口分布不均匀,还有大量的土地没有被开发利用,

  如果大明疆土内的每一块耕地都有人耕种的话,大明的税收就会达到极限!

  可在这个极限之上,如果人口再多的话,非但不是人口红利,反而是累赘,

  为什么?

  新出生的这些人以后没有地可以种啊!

  没地种,他拿什么给国家上税呢?!如果朝廷不管不顾的要让这些没有生计的人纳税,大明覆亡也是迟早的事!

  刘秀看着沉吟的朱元璋,没继续多说什么。

  其实刘秀所说的这一切都不是随口编的,而是确确实实在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

  只不过不是在大明,而是在鞑清!

  鞑清建立政权之初,在册的人口不过一千五百万,而在历经几帝之后,在乾隆末年时,人口直接激增到了五个亿。

  康乾盛世,说得便是如此。

  但只要稍微懂点人口经济学的人都能看出来,康乾盛世的繁荣是极其虚假的,

  百姓没地可种,没事可做,只能成为无业游民,鞑清不考虑百姓,百姓自然也不爱鞑清,

  所以从鸦片战争一直到之后的甲午海战,基本百姓都不替鞑清打仗,而是选择自己的方式对抗列强,

  结果便是,被列强分头击破。

  说起来,鞑清的宗室制度比明朝更加离谱,

  老朱不过是想惠及自家人,只不过是没想到皇室人口能激增这么快,算是无心之过。

  而鞑清的旗人不必自谋生计、由官府赏地赡养的政策,就纯粹是故意的了!

  坏到流脓水的政策!

  吸全国人的血,来供养旗人!

  本来人口就多到没有地种,旗人还占有着大量土地,如此不公平的社会制度,鞑清如何不灭?

  刘秀没有来到大明还好说,来到大明之后,带来的蝴蝶效应,必然会让大明人口快速增长,

  所以说,人口问题是老朱早晚要面对的难题,就算他不解决,这个难题也得丢给后人。

  老朱眉头紧锁,看向刘秀,不禁笑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