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百官群策(第3页)

  众人闻言眼睛一亮,朱元璋感兴趣道,“具体说说。”

  郑远道点点头,继续道,“倭人虽难以教化,不如将我大明子民迁到倭岛,再以大明子民循循善诱,想必倭人定然能被我大明教化…”/

  “呵呵。”

  还没等郑远道说完,朝堂上突兀地响起一声冷笑,朱元璋抬起眼看了过去,正是吏部尚书张琦,老朱心中暗道,

  这个愣种!

  要知道大明对官员的监察十分严密,暗有锦衣卫,明有都察院。

  而对于六部尚书,更是严中之严,更独立出一个官职,名为六科给事中。

  这群人天天啥也不干,就是盯着六部尚书、侍郎。

  只要证据确凿,六科给事中虽然不过七品,但足以搞垮二品的六部尚书。

  六科给事中就是老朱给六部尚书安排的天敌。

  所以,这群六部尚书都有意的去和监察官员搞好关系,甚至不惜放低姿态。

  而吏部尚书张琦却完全是个愣种,心直口快,谁也不服。

  只见,朝堂上的注意力瞬间被这声冷笑吸引了过去,

  郑远道朝吏部尚书行了一礼,不解道,“可是我话语间有什么可笑之处?还请赐教。”

  吏部尚书张琦开口道,“本官是笑郑大人活得太舒服了,凡事一拍脑袋,就想出来了。如果本官要有郑大人这脑袋,早就科举状元了。”

  张琦言语中满是讽刺,郑远道虽然性格极好,此时也不由脸上变了颜色,

  “张大人有什么话直说便是,不必行如此拐弯抹角之事。”

  张琦冷哼一声开口道,“郑大人可知道燕地人口多少?京中的罪犯能可多做两年牢房,都不愿意去燕地那个鬼地方!”

  “燕地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海之隔的倭岛呢?莫非郑大人说两句深明大义的话,就让百姓背井离乡的跨海去倭岛?”

  “还是郑大人强行往那倭岛移民?!”

  张琦转身看向朱元璋,义愤填膺道,

  “陛下,万不可信这儒生之言,此乃亡国之道!”

  一番话落,万籁俱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