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洪武全明星(第2页)

  而当朝各派局势,也是一目了然。

  六大国公各自为政,井水不犯河水。

  朱元璋义子们只为朱家办事,是最铁的太子党。

  六部直属朱元璋,但六部尚书、侍郎各自与六大国公关系密切,可以说是六大国公把持朝政的媒介。

  而翰林院、都察院则被儒生们把持,这些儒生不属于国公、也不属于皇帝,他们在朝中自成一派。

  当然,除了刘三吾、郑远道之外,其余的儒生都没到达三品,但是翰林院和都察院官轻权重,有资格在朝上监督百官,所以他们也都在列。

  而这些势力分流,可以说都是在朱元璋默许之下才存在的。

  这就是朱元璋要的分权制衡之道。

  太子朱标肃穆立于皇位下,与朱元璋一起面朝各位重臣,朱标在心中默默点了遍人数以后,便在朱元璋身前轻声说道,

  “父皇,人齐了。”

  朱元璋嗯了一声,睁开眼睛,说实话,到现在他都没有想好,该怎么赏赐刘秀。

  毕竟,刘秀此次立下的功劳太大!

  再结合之前的大大小小无数功劳,足以封公!

  但,将刘秀以一介草民之身,直接提到第七位国公,实在是太扯淡,所以老朱开始犯难了。

  老朱看向堂下众人,各个派系严丝合缝,在他的运作下,各派系之间已经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而刘秀入朝之后,又该将他置于何地呢?

  朱元璋一想到这,就更愁了。

  刘秀这人对于老朱而言绝对是异类中的异类,让老朱喜忧参半,

  喜的是刘秀总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而忧的是,刘秀的才华,就连大明天子都遮掩不住!

  “父皇。”

  朱元璋回过神来,轻咳了两声,看向李善长,接着又扫过群臣,沉声道,

  “倭岛的事已经结束了。”

  哗!

  果然是倭岛的事!

  众人心中一沉,各自思绪纷飞。

  倭岛的事可大可小,可再大也大不到让陛下发起临时朝会的地步。

  而比其余人知道刘秀具体计划的徐达、李善长、方孝孺三人,则想得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