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大明祸根

“先生真是有心了啊!”

  朱标手中握着十几张信纸,可这薄薄的十几张纸确是重于泰山,这意味着,朱标把钱和权都抓回自己手里了!

  这也是刘秀刻意加强中央实力的举措。

  如若四边藩王太过强大,难免不会发生如汉初之七国之乱、唐朝之藩镇割据的局面,到时候天下百姓就又没有好日子过了。

  所以,刘秀要把自己当作一颗巨大的筹码,每一次都小心翼翼的挪动,以此来保证天下大势的平衡。

  马皇后忽然想到了什么,“听说刘秀正在准备今年的乡试?这眼看着考试在即,也不知道准备得如何了?”

  朱标咧嘴一笑,本来老朱还和他商量着,让刘秀奉诏科举,再把他给从燕地调回来,可没想到人家刘秀自己就想着去科举了,老朱也不必多此一举了,

  “娘,先生的学识包揽宇内,还愁乡试不中…不过,先生在燕地考,好像确实有些不容易啊。”

  马皇后有些奇怪,“这还和在哪里考有关?”

  朱标面容一肃,向左右看了看,

  侍女小花会意,低声道,“娘娘,奴婢先退下了。”

  马皇后抬起手,“不必,老大,都是自己人,你直说就是。”

  朱标点点头,压低声音道,“娘,这几年科举,可都是南人比北人多,莫说三甲,北人能上榜几个就不错。”

  马皇后微微皱眉,科举取士这事她还真不知道,毕竟除了考生之外,很少会有人注意科举榜单上有几个南方人、几个北方人。

  “还有这事?”

  朱标拉过一个竹凳坐下,“爹,这两年也发现这个事了。中举的南人确实比北人多,爹派锦衣卫暗中查了下往年的卷子…”

  “有徇私?”马皇后问道。

  朱棣摇摇头,“一处徇私的都没有。南人的卷子,确实比北人答得好!考官都不需看名字,只要一看试卷,便知道这张卷子是南方人答的,还是北方人答的,而往往猜的就能十中八九。”

  “……久而久之,考官判南方人的卷子时就会多看两眼,判北方人的卷子时就会少看两眼,如果说非有什么徇私的现象,那也就是这样了。考官对南方人的卷子更加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