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为情所困的刘秀(第2页)

  “那我大侄儿就是第一个北方人中三元的!”

  看着刘知己不服气的样子,沈万三摇摇头,“老刘啊,你还是想简单了,南方学风蔚然,满是世家大族,那生出来的孩子自然学问也高,我之前混那块,我熟!那监考官员在洪武初年的时候还认真批卷,那时候开始便是南墙北弱…”

  “…后来科举监考官便心里有了想法,只要是南方人的卷,便细细去读,下意识就会多给几分,那北方人的卷,还没看呢,心里先就扣了几分。”

  “还有这事?!”刘知己听得大怒,“陛下不管?!”

  “管?!没法管啊!那些卷调出来,那确实是南方人的卷子比北方人答得好,陛下也没办法说什么啊!”

  刘秀听得入了神,心中想到了,那个轰动大明的南北榜案。

  原来在这时候开始,科举中南方人和北方人的矛盾就这么大了?

  想来也是,如果不是积怨已久的话,也不会出现十几年后的南北榜案。

  且说洪武三十年时,以翰林学士刘三吾支持殿试,后来发榜一看,入榜之人尽是南人,而无一北人。

  会试落榜的北方考生,联名状告刘三吾徇私舞弊,御状告到了朱元璋那里,老朱知道这件事后大怒,杀了一大批官员,之后又重新取榜,榜上又满是北人。

  后来所幸就分南榜和北榜,可这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南北考生的矛盾完全没有平息。

  这就是南北榜案。

  “大侄儿,你想啥呢?”

  刘秀回过神,“哦,没想什么。那沈万,你的意思是?”

  沈万三哎呦一声,讪笑道,“我的意思当然就是刘老爷完全没必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科举上,咱们这艘大船还都指着您领航呢!咱混个功名就是了,三元这东西,谁愿意争谁就去争呗!”

  刘秀笑道,“有大叔和你,商业上的事还用我操心什么?”

  沈万三和刘知己对视一眼,刘知己有些不好意思道,

  “大侄儿,确实是现在出了点问题。”

  刘秀见刘知己和沈万三这么严肃的样子,也下意识严肃了起来,能让这两人犯难,恐怕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