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朱棣赢麻了(第3页)

  “而且我也不爱当兵,还是挣钱有意思!”

  马三保听到这话,附和道,“那我也不回去了!”

  “唉?你咋也不回去了?咱是有军令在身的啊!”

  马三保像狐狸一样咯咯乐了几声,“沐将军的军令就是来帮助刘老爷啊,刘老爷现在还需要帮助,我留在这怎么就违反军令了?”

  沈万三一愣,指着马三保鼻子大笑道,

  “你这个小狐狸。对!咱俩在这先帮刘老爷干个几十年!”

  “哈哈哈,对!”

  有钱了就是不一样,没过一会,十几桌珍馐就已经全部准备好了,老四坐在最主位上,急着提起杯,向刘秀敬了一杯,

  “先生,以后可就要多多仰仗你了!哈哈哈,燕王府的开销也都指望你了!”

  说完,老四便一饮而尽。

  刘秀笑了笑,陪了一杯,说道,“吴王给我回信了,吴地已经开始晒盐了,吴地也可以做成一条商路,咱们一南一北两条路线卖盐。”

  老四一听到老五啥也没干,就能掺和上了,心里有点不痛快,说道,

  “便宜老五了!若本王是吴地就藩,也不用遭这些罪了!”

  刘秀放下杯子,“殿下,此言差矣。”

  这桌上的人,李文忠、沈万三、马三保、徐妙云、刘知己等人下意识一静。

  “哦?难道不是因为封地的问题?请先生赐教。”

  “殿下,吴地这么有钱是因为什么?”

  老四直接说道,“吴地的丝绸、粮业都具有天然优势,从宋朝时便有一句话,苏湖熟,天下足。光是这两项就足够老五这小子吃一辈子了!”

  刘秀笑了笑,“吴地的丝绸确实天下无双,不光是在大明,甚至远销海外,丝绸算是吴地的特殊商品。而粮食,在我看来则不然,南方的粮食未必就有北方的粮食好吃,而且黑土地的产量也不低于苏杭一带的粮产。

  刘秀顿了顿,继续道,“那为何是吴地的粮食闻名天下,而不是燕地的呢?”